第38章 清剿境內黃巾軍(1 / 2)

接收完四郡軍政,劉華開始穩定轄區內治安,這是一方主官必須做的事情。

不過話說回來,就現在這世道,到處都有黃巾作亂,還有什麼治安可言。

各地的黃巾軍都不安生,聲勢浩大,愈演愈烈,動不動就聚眾幾十萬,或兵或匪或民,如同過境蝗蟲般,席捲各州郡,簡直就是人間浩劫。

司隸境內也不例外,但顯然是比其它州郡情況要好些。黃巾軍一直在鬧騰,雖沒有什麼大動靜,也嚴重影響了當地的治安和經濟發展,搞的民不聊生,餓殍遍地。

千機衛早就派出去了,暗探回報:司隸四郡的黃巾軍大約有十五六萬萬賊兵,號稱二十萬司隸黃巾軍。

這些黃巾流寇,統帥是馬元義,手下有四員大將,分別是李樂、胡才、楊奉、龔都。

這幾個人,劉華還是知道的,後世三國演義上都有,也算是四流武將水準,自己手下將領還是稀缺,這幾塊料雖不咋地,好歹也有些本事。

馬元義,號稱“大方”,正是河南郡洛陽人,太平道大方首領。

張角把聚集在他旗幟下的幾十萬農民,按地域分為36方,大方有一萬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渠帥”領導。

馬元義就是其中一大方的首領。但在實際黃巾運動中,各大小方首領手中的軍兵都比這些資料要多。

馬元義奉張角之命,積極進行司隸地區的起義的事項。這回可好,大事還沒進行呢,就讓劉華這個小破虜將軍盯上了,這還能有好。

黃巾軍背後有著嚴密的組織與謀劃。馬元義雖是泥腿子出身,但也有些謀略,痛恨這個等級森嚴的世道,猶如一條隱藏在暗處的毒蛇,暗中操縱著司隸黃巾軍的發展和動向。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一切還是沒能逃過劉華千機衛的眼睛,一道道資訊被傳回洛陽劉華手上。

龔都,在馬元義的指使下,於河南郡聚眾三萬。此人本是鄉間苦命人,又生性魯莽好鬥,被馬元義的蠱惑之詞煽動,以為能在這亂世中撈得一番富貴,便死心塌地地跟著馬元義胡搞。

他的三萬部眾,在河南郡境內,都是沒了土地或活不下去的流民組成,搶奪過往客商財貨,衝擊府庫。

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去禍亂百姓,但也搞得當地烏煙瘴氣,百姓們紛紛逃離家園,田園荒蕪,一片悽慘景象。

李樂則在河東郡佔據紫陽縣縣城,擁眾四萬,當地郡守也不敢去圍剿。此人從小父母雙亡,被當地權貴欺壓。

他見亂世來臨,便趁機擴充勢力,以河東郡的富饒為目標,大肆打土豪,滅世家。

其所到之處,百姓們尤其是富戶的財物被洗劫一空,只殺士族人家,一般不為難窮苦民眾。他的四萬黃巾軍,如同一群蝗蟲過境,將河東郡攪得不得安寧。

河內郡的胡才,同樣聚眾三萬。他本是個底層出身,但凡有點能力,誰也不願做著殺頭之事,在河內郡境內躊躇多年。

聽聞馬元義的起義計劃後,便積極響應,妄圖在這亂世中揚名立萬。

他的部眾在河內郡四處劫掠,不僅搶奪百姓的財物,還時常騷擾當地的官府,使得河內郡的治理陷入了混亂。

弘農郡的楊奉,看似較為沉穩,實則心機深沉。他聚眾三萬,以弘農郡為據點,暗中與其他幾郡的黃巾軍相互勾結,使用各種陰謀詭計,擾亂地方秩序。

他時常派人在弘農郡周邊散佈謠言,製造恐慌,打土豪分田地,卻沒人踏實得去耕種,使得百姓們人心惶惶,不知如何是好。

劉華深知歷史程序,也知道這群黃巾軍雖都有罪過,但也都是迫不得已,才聚眾起勢。

雖是一群烏合之眾,但人數眾多,若要一舉平定,必須選派得力將領,制定周密的作戰計劃。

於是,劉華精心挑選了麾下四位勇猛善戰的將領,分別是張遼、太史慈、許褚、趙雲,各領兩萬兵馬,分赴四郡進行平叛。

張遼領命之後,十分欣喜,自己被俘虜後,寸功未立,就當了三軍統帥,實在有些不好意思。

率領兩萬精兵,按照千機衛指引,風馳電掣般地奔赴龔都的老巢,目標直指龔都所部。

張遼看到了沿途百姓們流離失所的悽慘景象,心中不禁燃起一股怒火。他深知,必須儘快剿滅龔都,還河南郡百姓一個太平。

龔都聽聞朝廷派了張遼前來征討,心中雖有幾分忌憚,但仗著自己人多勢眾,又熟悉當地地形,便決定在一處名為“鷹嘴崖”的險要之地設下埋伏,企圖給張遼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