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過去,秦國上下籠罩在一片緊張的氛圍之中。那神秘刺客留下的符號與標記,如同鬼魅的詛咒,引得眾人寢食難安。嬴虔廣發告示,遍尋能人異士,終於,一位曾雲遊四海、精通各國密語的老者被帶入王宮。
老者身形佝僂,目光卻透著矍鑠,他俯身仔細端詳著那些奇怪的符號,手指輕輕顫抖,口中唸唸有詞。許久,他才直起身來,向秦獻公和嬴虔拱手道:“大王、公子,此乃魏國宮廷暗衛專用的密符,老臣曾在魏地偶然學得一些皮毛,依老臣之見,這上面傳遞的資訊,似乎是在向魏國國內彙報行刺的結果,以及下一步針對秦國的謀劃。”
秦獻公臉色陰沉如水,冷哼一聲:“果然是魏國賊子,朕定不會輕饒!”
嬴虔微微皺眉,追問道:“那依您看,他們下一步會如何動作?”老者猶豫片刻,緩緩說道:“符號中隱有提及,似是要聯合他國,對秦國形成包圍之勢,讓秦國孤立無援,再趁亂一舉擊破。”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譁然。大臣們交頭接耳,憂心忡忡,都深知秦國當下處境艱難,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與此同時,魏雯月身著素服,面容哀傷地回到魏國,為父親魏武侯弔喪。在魏國宮廷,她冷眼旁觀著各方勢力的明爭暗鬥。魏武侯生前未立明確儲君,此刻諸子爭位,朝堂一片混亂,親貴大臣們各自站隊,互不相讓,刀光劍影在權謀的暗流之下閃爍。
魏雯月心中清楚,秦國與魏國的恩怨糾葛已到了關鍵時刻,她雖身為秦國夫人,可魏國畢竟是她的故土,於情於理,她都不願看到兩國生靈塗炭。在一場魏國王室的私密聚會上,她聽聞了一個令她心驚的訊息——魏國的一些權臣,在暗中與楚、韓等國接觸,意圖結成聯盟,遏制秦國崛起,甚至計劃在秦國出兵攻打魏國時,從背後狠狠插上一刀。
魏雯月心急如焚,她深知秦國此刻還未完全做好應對多國聯軍的準備,若貿然出兵,後果不堪設想。趁著夜色,她喬裝打扮,避開耳目,帶著心腹悄悄返回秦國。
秦獻公得知魏雯月帶回的訊息後,大驚失色,立即召集嬴虔等重臣商議對策。“如今局勢突變,魏國這一手著實陰狠,我大秦該如何破局?”秦獻公眉頭緊鎖,目光掃向眾人。
嬴虔沉思片刻,上前一步道:“父王,依兒臣之見,當下我們一方面需加快軍備籌備,提升軍隊戰鬥力,以防備魏國聯軍的突襲;另一方面,可利用魏國內亂,分化瓦解他們與他國的聯盟。兒臣聽聞,韓國對魏國近年來的擴張亦有不滿,我們不妨主動與韓國修好,許以重利,讓其置身事外,甚至倒戈向秦。”
秦獻公微微點頭,眼中露出一絲讚許:“虔兒所言甚是,那與韓國修好之事,你可有何具體謀劃?”
嬴虔拱手道:“兒臣聽聞韓國有一位公主,賢良淑德,才貌雙全。父王可譴使者向韓國提親,求娶韓國公主,與韓國結秦晉之好,鞏固兩國關係,穩定邊疆局勢。如此一來,既能讓魏國有所忌憚,又能為秦國爭取更多盟友。”
秦獻公思索良久,最終拍板定案:“就依虔兒所言,即刻安排使者前往韓國。”
在秦國緊鑼密鼓籌備之時,魏國內部的爭鬥愈發激烈。公子罃在權臣的支援下,逐漸佔據上風,開始著手清理異己,穩固自己的地位。他聽聞秦國欲與韓國聯姻,又驚又怒,深知這將對魏國的戰略佈局造成巨大沖擊。
“秦國這是要斷我臂膀!絕不能讓他們得逞。”公子罃在朝堂上大發雷霆,責令謀士們想盡辦法破壞秦韓聯姻。於是,魏國派出密使,攜帶重金財寶前往韓國,遊說韓國君臣,挑撥秦韓關係,聲稱秦國狼子野心,與秦聯姻無異於與虎謀皮。
韓國朝堂之上,面對秦、魏兩國的拉攏,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一派大臣認為秦國近年來發展迅猛,潛力巨大,與之聯姻可保韓國長久安寧;另一派則忌憚魏國的報復,擔心一旦得罪魏國,韓國將遭受滅頂之災。雙方爭論不休,互不相讓。
秦國使者深知此次任務艱鉅,在韓國宮廷據理力爭,力陳秦韓合作的好處。“我大秦與韓國,山水相連,同受魏國欺壓多年。如今秦國崛起,願與韓國攜手共進,共抗強敵。若韓王應允聯姻,秦國必以真心相待,日後在疆場上,定當為韓國遮風擋雨。”使者言辭懇切,說得韓國一些大臣微微點頭。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之際,阿萊婭站了出來。她深知秦國面臨的困境,也明白這場聯姻對秦國的重要性。雖心中對嬴虔與他國公主聯姻有些酸澀,但她更顧全大局。阿萊婭向秦獻公請纓,帶領一支精銳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