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幹什麼呀。
跟救助站的人定好了手臺的頻率,之後便下了車,背上揹包出發了。
按照預計出山的部位,他們此次是從西南方向朝著東北方向行進的,這一路線,大約要翻過四道山樑,運動量貌似並不是很大,但是鑑於這個團隊本身的素質,除了肖小海,別人那可是誰也說不清楚了,因此,在剛開始的路途安排上,肖小海這位臨時隊長儘量的做到了提前,也就是說,前期的需要行進的進度是很緊張的,用楊海瀾的話說,那就是第一天進去的時候一定要狠狠的自虐一下,感受感受真正的野驢生活。
最好翻越的是第一道山樑,因為要進山的驢友是必須在救助站這裡登記才能進,所以,進山的時候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一條道路,所以這第一道山樑充分體現了這句話:世上本無路,只是人走的多了。
矮矮的柞木,高大的松樹,彎彎曲曲千姿百態的古松古樹,把整個笸籮山的陽面遮擋的很陰涼,要是這山勢再平緩一些的話,那麼此行便純粹是遊山玩水了,不過,這山勢偏偏是陡峭的,雖然海拔不是太高,但是在相對高度上,絕對不比那些名山大川來的差,所以呢,僅僅爬到了半山腰,四個小丫頭就累的哎喲呼叫了。
不過這時候根本就沒有站腳休息的地方,難道說還得騎著棵樹坐下?於是楊小陽他們三個男的趕緊給這四位大小姐打氣鼓力,說什麼山上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