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祖為敵,三分天下。韓信不聽,於是項王被滅,天下歸一。而韓信也終於死在呂后的手中。臨終之時,韓信才含恨說道,恨不聽蒯通之謀,還有這等下場。所謂忠言逆耳,就是這個道理了。不知道,將軍臨死前,是不是也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啊?”
歐陽生的話,猶如利劍一般,割開了張繡的胸膛,直指張繡的心肝。
這些話,以前沒人對張繡說過。而張繡也沒想過,但是這個口子一旦被撕開,卻又是不一樣了。
張繡的心中,就忍不住想這個問題了。
是了,子威他西擊姜廣,而東討劉闢,兵力已經增加到了六千,若是,我是說,若是萬分之一的機率,子威與劉闢聯合,進攻宛城。
我該如何抵擋?
張繡雖然沒有志氣,進吞天下。但也不想失了兵權,成了屍體。這一懷疑一起,頓時止不住了。
“不行,不能這麼想。子威獻上計策,讓我免受了被曹cāo羞辱的命運,又幫我練兵,使得氣勢雄渾,一ri勝似一ri,真肱骨,心腹啊。我怎麼能懷疑他呢?”
“但是,但若是有萬分之一的機率。”
張繡一邊懷疑,另一邊卻又覺得愧對陳勝,內心發生了激烈的掙扎。
從此,就可以看出,張繡真非梟雄,若是梟雄,在這個時候要麼當機立斷,立刻將兵收拾了陳勝。
要麼一劍將歐陽生殺了,繼續信任陳勝。
但是張繡卻懷疑了起來,但又心慈手軟,不想懷疑陳勝。甚至是為自己懷疑陳勝,而覺得慚愧,愧疚。
張繡的臉sè一陣青白,歐陽生見此心中大笑了三聲。
真匹夫也,略施口才,就已經進退狼跋,兩難了。
一旦懷疑,則必定動兵。雙方火併,要麼陳勝死,要麼張繡死。
不管誰勝誰敗,曹cāo必定趁虛而入。最終都要死了。
我為主公出了一口惡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