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給出了上下兩策,不管這過程如何,結局都是要曹操猛攻宛城。以此求得劉表的援兵。
只是,這手段上卻是有些不同。
前者是激怒曹操,後者是引誘曹操。
激怒曹操,可以不用任何條件。而引誘曹操,則是要連日大雨才行。因而,陳勝經過了思索之後,很快就有了決斷。
那就是用下策。
“命魏延領兵三千,往曹軍大營挑戰。命士卒叫罵,怎麼難聽怎麼罵。”一旦有了決斷,陳勝就變得果敢有行了,立刻下令道。
“諾。”
賈詡應諾了一聲,下去傳令去了。
對於陳勝所作出的決定,賈詡表現的非常平靜。不過,內心深處,賈詡卻是有一些讚賞的。
他的上下兩策,無疑是上策高明一些。激怒曹操,已經機率很小。誘惑曹操,則大一些。
但是上策需要條件,因而難度較大。所以,選擇下策是比較好的選擇。
更何況,下策若是不行。照樣可以回來用上策,這並不衝突。
陳勝做出的決斷,完全沒有錯。
隨著賈詡下去傳令,陳勝的命令,就傳達到了魏延的耳中。
“快,快。”
此刻,城中的兵力配置,還保持著張繡時代的差不多的模式,分作城北,城南,城東,城西四座大營,魏延的大營,被設定在城北。
此刻,城北大營內,魏延穿上了甲冑,跨著戰馬,持著大刀。他不斷的揮舞著大刀,口中催促著士卒們快快行動。
這段時間,魏延等人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雖然陳勝成功的整合了兵權,沒有引起什麼動盪。但是以吳光為首的一些被罷免的將軍,還是有一些親信留在軍中的。
他們對魏延很不滿。再則。魏延畢竟年輕,也沒有什麼可以撐到的戰績。
士卒們對於魏延並不感冒,所以,魏延剛剛接替這三千精兵的時候,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不過魏延是一個天生的將軍,他做人冷傲。但是對待士卒,卻猶如一名慈父,非常維護士卒。
在魏延的攻勢下,士卒們很快就接受了這魏延這一位主將。
短短十幾天,十幾天而已,魏延就已經將這三千精兵給牢牢的抓在手中了。
此刻。隨著魏延的催促,三千士卒都卯足了力氣,雄赳赳氣昂昂的開始集結。
“這是將軍第一次率領我們出戰,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在建忠將軍面前,好好的為將軍露一次臉。”
“孃的,不就是曹軍嗎。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還能刀槍不入不成?殺曹軍,與殺雞殺狗沒什麼區別。”
這建忠將軍,現在指的是陳勝。
許多士卒的心中都憋著一股氣,想要為魏延盡力,在陳勝面前露臉。從中就可以清楚的感覺到,魏延是如何的將才。
士卒們敬愛魏延,要為魏延出頭。魏延又何嘗不是憋著一股氣呢?
想我魏延,不過蔡氏家中一低等護衛而已。為將軍招募為將,沒立下多少汗馬功勞,卻得了領兵三千職權。
若不粉身碎骨報答。就實在對不起將軍的栽培之恩了。
想著,魏延催促的越發急促了,手中的長刀不斷舞動。
“快,快往城北而去。”
隨著魏延的催促,他麾下三千精兵迅速的排列整齊。往城北而去。魏延自己則催動戰馬,隨在大軍中間,也往城北去了。
不久後,大軍到達城北,沒多少廢話。出了城門,往北城門外的曹營去了。
當大軍到達距離曹營有二百步左右距離的時候,魏延命士卒停下。並下令道:“快快叫罵,罵的越狠越好。”
隨著魏延一聲令下,三千精兵齊齊叫罵了起來。
“曹操,你率領數萬精兵南下,圍困城池,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
“曹操,你按兵不動,是不是不敢動彈?真他孃的胯下沒卵,不愧是太監的養孫。”
士卒們叫的不知道多難聽,人身攻擊,完全的人身攻擊。
不過,對面的曹營卻是沒有半分的動靜,不僅沒有動靜。魏延還見到,有曹軍士卒,慢悠悠的在營門上,掛上了免戰牌。
“激怒曹操,果然沒那麼容易。”魏延見此知道激怒曹操沒那麼容易,只得嘆息了一聲。不過,他沒有下令停止,而是讓士卒繼續叫罵。
此刻,曹營內,靜悄悄的一片。
每一個曹軍士卒,都好像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