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1 / 4)

小說:江山國色 作者:竹水冷

溫彥博當下言道:“哪裡,久聞盧府來燕地一絕,今日來一見,總算是大開眼界。”

當下盧子遷與溫彥博先聊起,這也是國人老規矩,先是攀交情,說些無關緊要的事,待氣氛差不多了,待將話題丟擲,如此不顯得唐突,也不會有開門見山的直率。

李重九暗暗打量這位盧子遷,見他雖沒有官職在身,但與溫彥博交談時,卻老而彌辣,說話不露山不露水的。

這樣的人物,一般都是足夠自己見解,輕易不肯服人,自己一個二十多歲出頭的青年,又是區區鷹擊郎將,若是與他大談天下大勢,權衡利弊,對方不問候你一句你媽貴姓,已是難得了。

而盧子遷也聽過李重九身份,見對方年輕,又沒聽說過什麼來歷的,當然將早就才名在外,士族出身溫彥博當作這次主要的對手,沒拿正眼看過李重九。

儘管不屑,但盧子遷卻不敢怠慢,他知道盡管如竇建德,杜伏威,李重九這樣人根基很淺,若驟然起事很難與士族大閥那些相較。但他熟讀歷史,閱歷豐富,也明白世上許多事情,都是由這些敢想敢幹,將腦袋系在腰間的草民,腦子一熱幹出來的。

反觀他們這些士族子弟,左思右想,前怕狼後怕虎,牽一髮而動全身,方方面面要顧慮很多,如同一個閱歷很深,家產萬貫的聰明人,這時候早已褪去了年輕的激情,這時求穩,為後人鋪路,而不是冒冒失失地將賭注壓下冒險。

所以盧子遷正思量著如何不傷及顏面的,打發了對方。(未完待續。。)

第兩百五十八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

溫彥博沉吟了一番,當下問道:“盧公可知眼下天下大勢否?”

天下大勢,是一個大論題,下至黎民,上至大夫,人人都有興趣,但是非名士不足語。這裡面溫彥博是有資格,在盧子遷面前談這話題的。

盧子遷當下言道:“溫兄試談一二。”

溫彥博言道:“現在李法主攻東都甚急,若是東都一下,則朝廷覆滅指日可待,到時幽州之地如何,盧公想過嗎?”

盧子遷笑著言道:“此話,溫兄應當問在幽州主事的薛將軍?何必來請教我這布衣之身呢?”

溫彥博笑著言道:“薛公乃是天子麾下大將,東都有難,必然南調,到時幽州誰屬,薛世雄沒有資格過問!”

盧子遷心道果真李重九已知薛世雄要率三萬大軍南下的訊息。當下盧子遷明知故問般言道:“溫兄你是如何知之的?”

這是李重九的判斷,李重九是以穿越者的眼光先人一步。而溫彥博也深深附和之,當下言道:“當年朝廷三十萬府兵討遼,十二大將軍,現僅存薛公一人,眼下朝廷精兵猛將折於李密手下無數,朝廷除了薛公之外,河北已無兵可調。”

盧子遷雙眼一眯,心道原來是猜的,我還道他們已掌握其中內幕,不過能恰在此刻判斷時機,這溫彥博還真有幾分眼色。

盧子遷臉色溫和了幾分,言道:“那麼李使君的意思,是想乘薛公南下之際。乘勢奪取涿郡對嗎?”

“不錯,涿郡之地乃重鎮。西控草原,北聯遼東。東臨遼海,有鹽鐵之富,南面黃河以北,皆是一馬平川,乃是用兵之地。但是西面與北面遼東,皆是狄夷之地,非名將不可守之。”

“薛世雄一走,若是突厥,契丹。奚族來襲,敢問涿郡如何據之?”

盧子遷聞言點了點頭,心道溫彥博倒是一個好說客。盧子遷言道:“這倒是不饒擔心,我涿郡子弟,臨近狄夷之地,人皆勁悍,習於戎馬,若外寇來自當抵禦。”

溫彥博道:“不提突厥,高句麗。僅說是奚部,契丹各有十萬遊騎,涿郡難道可以抵禦?”

盧子遷成竹在胸地言道:“這倒是不用擔心。”

溫彥博見盧子遷這幅樣子,顯然十足把握。不由暗暗詫異,他這倒是哪裡來的自信。

盧子遷言道:“實話與你說了吧,薛公確實有南下之意。但早已交代了我們,涿郡兩萬郡兵不動。而我盧家曲部,莊客也有三四千人。再合幽州各士族之力,募個兩萬鄉兵。如此足以自保了吧。”

溫彥博恍然大悟,盧子遷此言不是坦誠相告,而是敲山震虎,言明涿郡並非是沒有自保之力,李重九不要以為可以輕取。

溫彥博,李重九對視一眼,心道情況變化,之前以為薛世雄一走,涿郡必然空虛。如此情況有變,薛世雄居然放權給涿郡士族豪強募兵自衛,那憑李重九現在的勢力,即便在林當鋒已收買了部分郡兵將領的前提下,也是無法攻取涿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