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著士卒的話,高濤轉過頭看向海面上,但見波濤起伏,海面銀星點點,遠處的鬱洲島上一片鬱鬱蔥蔥的景色,高濤聽說這鬱洲島上有仙人之說,還聽說似乎田橫也在此島上駐過,但不知是不是他麾下五百壯士自刎的那個島。
當初南朝失了淮北之地,宋明帝僑置青、冀二州於海上鬱洲,是準備要以此島為基地,反攻淮北的,但志大才疏的宋明帝,最終沒有實現這一天,反而是鬱洲島上留下了不少開墾的江南僑民,現在島上也有不少漁民居住。
正在高濤想著這些的時候,突然看見鬱洲島附近有著黑色的小船,從岸上劃離,這黑色的小船似乎並不止一艘兩艘,而是十艘百艘之多。而岸上似乎也有無數的將士正等待登船。
高濤心底一震,但他的部下更關切問道:“郎將這是什麼?”
高濤不敢確定這是否援兵,於是道:“這裡看不清楚,隨本將上望樓看了再說,爾等不可呱噪,一如平常,不可讓江淮軍看出的異常。”
“諾!”
城下江淮軍駐紮之地,十分低窪,根本不可能看到鬱州島上的情況,所以這一幕只有城頭上能見到。
高濤登上城東望樓,想看得更清楚一點,果真這個角度可以十分清晰看見海灣上的全景、確實是無數船舸正朝朐山港北面而去。每艘船上載著八至十人計程車卒,這些士卒身上都是穿著赤甲。
高濤心底一陣激動,他手中的拳頭握得緊緊的,他已有九成九確定這是趙軍的人馬了。不過他又想這援兵又是從何而來呢?憑著宋金剛手頭的兵力,防守琅琊郡都不夠的,哪裡還能派出援軍在這裡登陸。
不過高濤確信這登陸計程車卒,確實是趙軍無疑。
趙軍士卒乘著這漲潮的勢頭從北側海角山頭那登岸,那北側海角距離城下有兩三里的距離,江淮軍以為根本不會有趙軍援兵,何況唯一可以登陸的港口又被他們封鎖住了,所以根本沒有派士卒,卻防守這山頭上,甚至連一個嘹望哨都沒有。如此正給了城中援兵一個登岸的機會。
數百艘戰船乘著這漲潮的契機,順利避開了岸邊的礁石急流,大多順利地在海角上登陸。
“成功了!”見到這一幕高濤,不由興奮地揮舞了拳頭,當下噔噔地下了城樓對部下道:“立即挑選死士,隨我襲營!”
部下領命而去。
高濤不知道,此刻在鬱州島北面海域上,上百艘渡海大艦在海面上停泊著。
艦隊浮海,望去猶如一團烏雲,籠罩在海面之上,艦上的桅杆密集如林,直豎仰天。
這是趙軍的海上艦隊,而出現黎陽渡的三百艘河船,則是程名振率領一萬趙軍水師。
而李重九率領的趙軍真正主力,正在此地,其中有三萬武衛軍,翊衛軍士卒,以及五千廷衛軍和三千操船水手。
海面上一片風平浪靜,但海面下卻是暗流湧動,正如馬上入夜的海灣,就要迎來一場廝殺一般。(未完待續。。)
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
襲擊朐山港的,是武衛軍的前鋒大將秦瓊。
秦瓊現在已是被提拔為武衛軍的虎賁郎將,這一次他為李重九親點,率領五千人馬,悄悄渡過鬱州海峽,抵達朐山港的側翼登陸。
夜色朦朧,馬上就是一副風雨欲來的情形,秦瓊大步走上山頭上,耳邊盡是海濤之聲。秦瓊看下山腳,山下火把點點,營壘縱橫,江淮軍的營壘,就橫在海邊,一連數里之地。
江淮軍大營內,人來人往,穿梭如織,看樣子在連夜打造攻城武器,似乎要準備明日大舉攻城。
現在營地內可以看見江淮軍計程車卒精赤著身子,將剛剛砍下的樹木,打造成雲梯衝車。若是趙軍今日不到,明日這些攻城武器,配合江淮軍的優勢兵力,將會對城池形成極強的衝擊。
秦瓊將劍向前一指,隨即身後無數趙軍士卒從山樑上冒出迅速地奔行下山。
夜色漆黑黏稠,海邊的大風和海浪的波濤聲,很好的掩蓋了趙軍行進的聲音。偏巧這時候又下了一場陣雨,巡夜的江淮軍士卒多是躲入了雨棚,更為秦瓊的夜襲新增幾分有利。
全力包圍城池的江淮軍渾然不知,他們背後有一支人馬突然襲擊。
趙軍踏白軍在前開路,營壘附近鐵蒺藜被掃去,鹿角被破壞,拒馬槍被挪開,望樓上哨兵被射殺。
趙軍是無聲無息地突進了江淮軍大營附近。隨著一聲轟鳴,營門被潛入計程車卒開啟。
秦瓊親自率領五百士卒,直接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