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1 / 4)

小說:江山國色 作者:竹水冷

“是的,就好比母雞下崽。一年之後,趙掌櫃你不僅還一頭母雞,還有一窩的蛋。”

“這就好了,”趙掌櫃當下笑了笑,露出了滿是缺牙的嘴,當下從羊皮袋子兩串錢取出,仔仔細細地數過,交到了戶槽手裡。

一旁書辦先掂量了一下錢幣,先看錢的成色。之後言道:“都是肉好。”

戶槽書辦笑著點點頭言:“先把黃籍拿來。”

“早就帶著了。”趙掌櫃從兜裡抽出寫著自己身份黃籍來。

戶槽書辦看了一眼,再將趙掌櫃的黃籍抄錄到一竹簡之上,上書趙六甲,薊縣人士……

一旁另一位書辦數過錢之後,將之記錄在冊,笑道:“一共是兩百零三個大錢,我們只收整,還你三個大錢,就給你兩牒民債。記得保管好,明年憑此來取,萬一若丟了,要補辦就麻煩了。”

“好咧。”趙掌櫃欣然接過官府畫押作保的竹簡。小心翼翼地放進皮襖子裡,臉上露出欣然笑意,之後心滿意足的走了。

之後的薊縣百姓議論紛紛。

“你說這半成利。一年後能不能拿得到。”

“瞧你說,上谷公是什麼人。還欠著你這點錢。”

“上谷公為我們幽州作了那麼多事,今年還免除合縣的丁錢。這是多大的恩德,眼下幽州府缺錢,我娘讓我拿著三兄弟今年免役的五百錢,就算交納了丁錢,拖個幾年還也沒事。”

“你這麼說倒是,不過這五百錢,是我娘給我老婆本。”

“現在這時米貴錢輕,你說錢拿在手裡有何用。戰亂一起什麼都貴了一倍。”

“我幽州幸好有義倉,五十個錢一斗米,那些奸商才沒辦法囤積居奇,你聽說了嗎,渤海,河間那裡,一斗米賣到三百錢了。”

“說來這都是魏郡守的恩德,當初若非他向上谷公建議,我們幾個人今日哪裡有一口安樂茶飯吃。衝這麼一點,我老胡還吝嗇手裡這幾個錢。”

“快,快,要到了我們,別讓別人擠了。”

數日之後,幽州刺史府。

魏徵向李重九稟告之後,李重九不由欣然點頭,言道:“幽州郡合郡百姓能紛紛解囊,此乃對我李某的信任。”

薛萬述言道:“這一切都是郡守之德,郡守兩年治理幽州井井有條,百姓這都看在眼底。”

一旁姬川冷笑言道:“民心可用又如何,但都是微薄之力。真正要出錢的大頭還是幾個士族,他們才是一郡富戶。”

說到這裡,盧承慶有幾分尷尬,幽州郡以盧家為首的合郡士族不過鐵公雞,隨便拔了點毛出來,就買了一萬多貫,而幽州百姓即便再踴躍,但一人百錢,兩三百錢的民債,賣出了五萬多張,但是也不過五千多貫罷了。

最後還是林當鋒的幽州商賈湊了一萬三千多貫。

即便如此預期五萬貫民債,也只是堪堪售賣超過了三萬貫了。

不過此事對於李重九而言,已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五萬貫不過是名頭,對於他而言,能收取一半已是足夠。

如此也可以試探幽州各家士族對己的態度,可以看出比李重九當初剛入主幽州時,幽州士族從開始不合作對立,至謹慎觀望,這一次已有不少士族倒向李重九一邊,著實可喜。

無論如何說,三萬貫之錢對於李重九,魏徵而言,可謂解了燃眉之急。

而這時北平郡郡守周博向李重九稟報,北平郡三岔河口的船塢已是修建完畢,並且從涿郡雍奴縣至三岔河口的大道已鋪就,至於通往盧龍縣的官道還在修建之中。

從雍奴縣至三岔河口的大道用黃土夯實,可容兩列馬車並行。

聞之此訊息後,李重九不由大喜,不過半年周博主建,林當鋒湊款,就將三岔河口的船塢,與連線的大道一併建好,這大大超出李重九之前預期。

到了明年海港解凍,李重九水軍就可以在船塢之上操練了。而林當鋒和周博二人,在完成船塢的建設外,還在海邊開設鹽場。

林家,周家管理鹽場的數百人,已是駐紮於三岔河口了。

周博還向李重九提議,因為鹽場與水軍都督府並在一地,人口集中,可以考慮在三岔河口築城拱衛,還可設定一縣,如此北平郡就由原先的一變為兩縣了。

李重九聞之周博辦事有利,當下將周博提拔為北平郡郡守,至於在三岔河口築城設縣之事,李重九也是一併同意。(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

皇泰元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