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外交部對此大為感興趣。伊朗王國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尤其是對現在正在進行激戰的南高加索戰場來說,事關帝國陸軍幾十萬人的後勤保障。如果他們要出什麼么蛾子的話,對帝國陸軍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固然,這些伊朗人不敢真的掐斷帝國陸軍的補給線,但如果他們不斷找麻煩了,使得帝國陸軍的補給線時斷時續,那也足以弄的帝國陸軍********了。說不定,前線的將士會因此而多付出不少的損失。
外交部向帝國皇帝吳浩軒稟告之後,吳浩軒採納了外交部的命令,並且給總參謀部下令,要求低7集團軍進入伊朗境內之後,以排查布林什維克主義為藉口,發起一場大規模的行動。
一週之後,也就是黃帝紀元4618年(20)3月25日,帝國陸軍第7集團軍的先頭部隊第7步兵師已經抵達了伊朗王國的首都德黑蘭了。按照之前的計劃,原本第7步兵師是從德黑蘭城外的公路透過,不進入德黑蘭城內的。但是,集團軍司令官段天偉上將在接到了國內的命令之後,下達了第7步兵師進入德黑蘭,接管整個城市的防務的命令。
這個命令,被誤以為是要對伊朗王國動手了。於是,當天下午,在第7步兵師的偵察營抵達德黑蘭之後,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控制了進入德黑蘭的道路。隨後趕到的第71步兵團,則進入德黑蘭境內,控制了城內的各個戰略要地。
德黑蘭王宮,首相府,軍營,電報房等,都被帝國陸軍給包圍了。城內的伊朗人,更是大吃一驚,以為中華帝國這是要對伊朗發動進攻了。
剛剛結束視察,返回德黑蘭的伊朗國王艾哈邁德·沙阿更是一副追悔莫及的樣子。原本他還以為矛盾已經解決了,這才結束視察返回德黑蘭的。誰知道,中華帝國居然在這個時候發動進攻了。早知道的話,他就在南方再待一段時間了。
只是,現在說這些都已經晚了。艾哈邁德·沙阿緊急召見了首相賽義德·吉雅丁,詢問對策。畢竟,當初不答應中華帝國借道,是賽義德·吉雅丁的主意。現在出了問題,自然要他來解決了。
賽義德·吉雅丁能有什麼辦法呢?他也只能夠去找英國人。他很清楚,這本來就是中華帝國和英國之間的博弈,伊朗王國只不過是夾在兩國之間的棋子而已,遭了無妄之災。
英國方面也被中華帝國的突然行動弄的措手不及。原本,他們還以為在國聯否決了中華帝國要求調查伊朗王國的提議之後,伊朗王國就會偃旗息鼓了。但沒有想到,中華帝國在時隔幾天之後,會突然出動。
英國內閣再一次為此召開了緊急會議,陸軍大臣、海軍大臣、財政大臣和印度事務大臣都要求儘快解決問題,絕對不能夠讓事態進一步的惡化下去。否則的話,大英帝國和中華帝國將轉入更激烈的對抗之中。這對於想要儘快恢復實力的大英帝國來說,非常的不利。
而軍需大臣溫斯頓·丘吉爾則主張對中華帝國採取強硬態度,先在國聯聲討中華帝國,然後要求中華帝國撤軍。必要的話,可以將皇家海軍派遣到波斯灣去。中華帝國在南高加索戰場的補給物資,幾乎都是透過海運運到波斯灣,然後再透過陸路運到南高加索的。這麼一來的話,無疑是要掐斷中華帝國的幾十萬大軍的補給線。如果英國真的這麼做的話,那麼,兩國離開戰就不遠了。
幸好,溫斯頓·丘吉爾這種瘋狂的主張,沒有得到任何的支援。其他的大臣們,紛紛以為溫斯頓·丘吉爾是瘋了。這個時候和中華帝國爆發這樣的衝突,實在是太不明智了。
戴維·勞合·喬治首相更是沒有采納溫斯頓·丘吉爾的建議。他指示外交部,立刻和中華帝國展開接觸,想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以和平的方式來解決這一次的危機。
這種結果,讓溫斯頓·丘吉爾非常的憤怒,他認為這是在有意縱容中華帝國。一旦等到中華帝國真正強大起來,大英帝國絕對會為今天的縱容付出代價的。中華帝國會把這當做是大英帝國的軟弱,從而得寸進尺的。
只是,沒有人理會溫斯頓·丘吉爾。
英國外交部立刻行動了起來,和中華帝國進行接觸。英國方面表示,伊朗王國拒絕中華帝國的軍隊借道,完全是一個誤會,是擔心中華帝國會趁機入侵伊朗王國。大英帝國相信,中華帝國絕對不會那麼做的。所以,大英帝國可以為中華帝國做保證,讓伊朗王國答應中華帝國的借道要求。
中華帝國實際上也不想真的和英國槓上,現在還不是正面挑戰英國的時候。於是,中華帝國趁機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中華帝國的軍隊今後透過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