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3 / 4)

小說:北方之王 作者:溫暖寒冬

學就讀,又進維克斯工廠實習。他們後來又進入德蘭姆大學學習機械工程,1915年畢業後留在英國監造中國國訂購的“應瑞”與“肇和”兩艘軍艦。因歐戰戰火蔓延,王助和巴玉藻等四人奉命轉赴美國深造。到美國後,先學習飛行技術,進麻省理工學院學習航空工程。在課程十分繁重的條件下,王助與巴玉藻仍主動去寇蒂斯和通用等飛機工廠實習,而且非常認真,從設計、製造到鉗工、鍛工等技藝無不刻苦鍛鍊。1916年6月成為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第二期畢業生,王助、巴玉藻、王孝豐三人均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

韋斯特維爾德曾經和好友威廉·波音研製了一架飛機B·W—Ⅰ型,但是飛機在起飛的時候有些故障所以美國軍方不願意定貨。在1917年韋斯特維爾德參加一戰後威廉·波音把公司改為波音公司,韋斯特維爾德是王助的同班同學,所以在走後推薦王助成為波音的第一任總工程師。經過多次改進,王助設計出一架雙浮筒雙翼的B&W—C型水上飛機,成功地透過了試飛。該機作為波音公司製造成功的第一架飛機和開闢美國第一條航空郵政試驗航線的飛機而載入史冊。美國海軍部認為這種飛機兼具巡邏艇和教練機的雙重功能,一次就訂購了50架,新成立的波音公司從此開始站穩了腳跟,並逐步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制造公司。

王助和巴玉藻的實踐經歷和成就,使他們得以路身於美國航空界先驅者的行列。王助本來可以在波音公司繼續工作,幹出一番大事業,但他很快離開了。起因是“B&W—C”型水上飛機試飛時,由於美國軍方的種族偏見,不讓他進入試驗現場,他因此憤而辭職。他和巴玉藻等這批有才華的青年早已立志回國建廠,要為自己的祖國設計和製造飛機,於1917年冬毅然回國。王助他們是我國最早的一批留學歸國的高階航空工程技術人員。

我看完了後拿起讓我們的情報人員收集的王助回國的情報,1918年王助向海軍部申請建立小型飛機場的建議得到批准,在福建馬尾海軍船政局內,創辦了我國首家正規的飛機制造廠——海軍飛機工程處,後改稱為海軍制造飛機處。任命巴玉藻為主任,王助、王孝豐、曾治經為副主任,並批准了開辦費5萬元。由於當局者對製造飛機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且購買外國飛機還可以取得回扣,因此製造飛機的計劃和經費極難批准,原批准的開辦費始終未曾撥下。在這種條件下,飛機制造根本無法按計劃進行。王助等人利用原有造船的機器裝置,集中優秀技工,進行專業培訓;篩選國產材料,測試物理效能;吸收歐美技術,改革創新;殫思竭慮,闖過道道難關,終於1919年8月為中國海軍設計製造成功第一架水上飛機——“甲型1號”初級教練機。試飛時因操縱不當,飛機失速側滑墜水,人存機毀。飛機工程處第二年又製造出同型飛機一架,順利透過了試飛。以後每年設計新機1~2架,從1918—1930年的12年間,海軍飛機工程處陸續設計製造出教練機、海岸巡邏機、魚雷轟炸機等飛機15架,並培養出我國第一代航空工程技術人才,使馬尾成為中國航空工業的搖籃。由於飛機工程處重視質量和人才培訓,飛機的製造水平不斷提高,效能並不低於同時代歐美各國的產品。例如,1928年7月製成的“海鷹”和“海雕”號水上魚雷轟炸機,總重2500千克,最大時速180千米,最大飛行高度3800米,爬升率為161米/分,裝有機槍機炮,攜帶炸彈8枚後還能帶魚雷。1930年製成的“江鴻”號飛機,曾由福建馬尾飛至漢口,經受了長途飛行的考驗,顯示了我國當時較高的飛機制造水平。

王助後來升任後又調入軍政部航空署任上校參事,這是當時航空署最高的技術級別。在去年和美國合資建杭州飛機制造廠第一監理,為中方最高負責人。情報最後顯示飛機廠以維修為主和極少量的生產和研究任務。王助為人嚴峻,基本不參與政治是典型的知識分子代表,但是對政府的黑暗腐敗有些無奈,政府經常剋扣研究經費,對他們提出的量產飛機均被拒絕,原因並不是中國的飛機不好而是從外國購買飛機可以吃到不少回扣。而好友巴玉藻1928奉命赴柏林參加國際航空展覽會,並考察德、法、英、比各國航空事業。1929年初,經日本回國。巴玉藻返回馬尾不久,突患腦疾,6月不治而卒,終年不滿37歲。風華正茂,齎志以終,令人痛惜。經名醫診斷為腦中毒,疑遭外人暗算,讓王助傷心不已。

從各個方面的情報顯示來看他們只能算是一個研究機構,雖然各個方面非常的困難但是卻以自己的努力來跟上國際發展的趨勢。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