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經驗就是一再強調的:“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一定要打殲滅戰,讓他們全軍覆滅,這樣就是他們重新組建這些軍隊,戰鬥力也遠無法和原來的軍隊相媲美,更不用說這種殲滅戰給敵人的心裡上的打擊了。
在防守方面已經做足了功夫,已經逃到了奉天的“滿洲國”皇帝,還是害怕長春舊夢重演,全力配合日本人修建了大範圍的防禦工事。在日本人的要求下,這些工事都可以作為進攻的前頭堡。這些地形附近已經環狀佈置了近七個師團的兵力在第一線防守,在他們稍後點更有十二個師團的兵力做為後盾,這些兵力都是呈梯狀配置的,一旦戰鬥打響,可以不斷的向前方輸送大量的兵力。
原本以為固若金湯的防線,卻被人從最強的地方攻破,給日軍的壓力是可以想象的,尤其是剛剛上任的關東軍參謀長,已經盯著地圖看了幾乎一天,也沒有想到更好的辦法。如果對大本營遲遲不能下定北上進攻黑龍江感到失望的話,他對內閣造成現在的戰爭局面就是感到憤怒了。發動了沒有佔到什麼便宜的兩次戰役,將手中的精銳部隊都派遣了出去,害的現在面對進攻只能被動防守了。
在長春的“滿洲國國務院”是一幢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築,正門朝西,平面呈“山”字型,塔式屋頂。主體五層,兩翼各四層還有一層地下室。出入口門廳採用二根方邊柱和四根變徑園柱直達三層樓頂,塔樓具有民族特色的雕飾,塔樓重簷下,每面以四根柱立於牆外,樓頂鋪棕色統璃瓦,外牆咖啡色瓷磚貼面。佔地面積為五萬零六百平方米,建築面積為二萬零五百平方米。1934年才開始動工,1936年還未完全建成,可惜他們自己都沒有來得及搬進來就被趕出了長春。
正是因為他建築完工得比較晚,才逃過戰爭的劫難,保留到了戰後。在戰爭過後所有的大型“政府機關”中,也只有這棟沒有來得及投入使用的“滿洲國國務院”大樓才倖免於戰火的毀壞。其他早完工的建築,如八大部”既偽滿洲國的八大統治機構,即治安部、司法部、經濟部、交通部、興農部、文教部、外交部、民生部以及關東軍司令部和“滿洲國”皇宮均在戰火中灰飛煙滅。當時戰火燒到了市中心,可見戰鬥之慘烈,建築完全毀壞就是用重炮在市區內使用的後果,當時簡直內都藏有相當數量的日軍在頑抗,剿滅十分困難,只好用重武器將整個大樓摧毀。
李成坤在佔領長春後就將指揮部設在了這裡,在後來也多次來長春考察,對這裡並不陌生。實際上戰火也損壞了一些地方,戰後連同尚未完工的地方,一起進行了簡單的修繕就將前線指揮部搬遷到了這裡。由於長春太過於靠前,原來城市中尚存的實業都轉移到內蒙和黑龍江地區了。長春地區戰爭氣氛相當濃厚,民眾也有相當部分在政府的勸說下搬遷到了其他地方,使得整個長春地區人數急劇減少,整個地區彷彿成為一個大的軍事要塞,越來越多的軍隊從各地趕到了這裡,將原本就為他們安排好的營地擠得滿滿的。
進入了戒備深嚴的大樓內,隨處可見忙碌計程車兵和軍官,各個科室之間的訊息不斷的傳遞過來。隨著李成坤的到來,這裡便成為了除了黑龍江外的一個臨時指揮中心,大量的電話線和電臺又被佈置起來,周圍的高炮和警戒部隊不斷的增加。依靠這些無線電裝置李成坤不僅可以指揮前線的幾十萬大軍,更可以向在華北的,在黑龍江,在綏遠,新疆的軍政人員直接發號施令。
指揮部內的工作人員已經得到突破日軍防線,軍隊正在穩步前進的訊息,臉上都帶著明顯的喜悅。李成坤想到兩年前來到這裡的時候,當時日軍這個要塞剛剛建成,日軍的軍事部署也基本上清楚,參謀人員進行了六次大型的推盤軍演中均無法找到及時有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時間內攻破要塞。大家苦於沒有辦法的時候,李成坤身邊的警衛團長卻悄悄的說了句改變日軍命運的話:“地面不行,空中也不行麼?”
值得慶幸的是,這句話聲音雖然很低,還是被周圍的參謀人員聽到了。這些用慣了腦子的天之驕子,一點就通,略一思考,覺得可行性相當大,一個完美突襲計劃的構想的雛形就這樣產生了。這個想法提交後,經過多次航空部隊和傘兵的論證和實驗,終於選定使用滑翔機直接將飛機停在要塞頂部的大膽作戰計劃。此後選入突擊隊計程車兵進行了長達一年之久的全封閉訓練,終於在此次作戰中取得了難以致信的成功。
當人日本人的粗心大意也是這次作戰成功的關鍵,他們沒有想到華北戰場剛剛完成一個漂亮的殲滅,居然又在東北引起了戰火,這讓關東軍多少有些措手不及。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