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會兒,電話那邊再次傳來熟悉的聲音。
熟悉的、一成不變的語調,楊慕初卻似乎從中聽到了一絲微微的舒服和跳躍。
簡直如同天籟——
“楊先生,我想令弟到了空無一人的茶室時,會有人提醒他回家的。到時候,楊先生可以當面教導一下自己的弟弟。”
楊慕初彎了嘴角:“那麼為了看清楚他是否安好,我想到時候整個上海一定到處都電力充沛、燈火通明。”
第22章,鎖
☆、這個上海,孤島
第23章這個上海,孤島
離開楊公館的幾天裡,楊慕次一直在忙。
認識他的人大概不止一次地讚歎,他有一顆聰明的大腦。
加上軍校裡和偵緝處風雨來去地磨練,他可以輕而易舉地躲過敵人的追蹤,可以隱蔽而安全地與夏躍春等人聯絡。
他甚至假裝了黑龍會的人,去誤導大哥的判斷。
如果可能的話,他並不想去這樣做。
尤其是面對楊慕初的時候。
他雖然習慣於與那人針鋒相對,就算承認了他是自己的大哥也常常陰奉陽違,可其實他的心裡,在想起對方的時候,總是溫暖而信任的。
甚至那人種種惡劣的事蹟——搶了自己的未婚妻,發動暗殺令使自己疲於奔命,總是用最殘酷的方式告訴自己事情的真相……——這些他曾經難以忘懷的事情,甚至有時難免怨懟,卻是早已經可以微微地一笑了。
如果這個世界有一個人,他永遠不願意與之作對,永遠不願意與之真正地爭執,那麼大概就是他的大哥了。
但這個世上,總是有許多無奈的事。
無奈而且苦澀。
就像他如今的決定。
一旦踏上面前通往死亡的道路,也許再無回還的可能。
可他還是毅然決然地向日本茶室走去了。
對楊慕次來說,生命中有許多重要的事,也許並不甜蜜。
但它是如此重要,因為它是——生命裡的鹽。
======
人在將要面臨死亡的時候,往往會陷入憶想。
有人看到雪山,想起了自己爬山時的經歷。
也有人想到親人,突然有了繼續與死神拼搏的強烈意願。
甚至也有人,聲稱見到了地獄的場景……
這些景象都截然不同,但在他們心中,這定然是最值得記住的東西。
如今,楊慕次也走在了登臨死亡的路上。
他一步一步,像所有普普通通的中國人,在上海普通而熟悉的街道上慢慢走著。
他的老師,他的搭檔,他的友人,那些已經逝去的或者已經離開的,此時重新浮現在他的腦海。
他們沉甸甸的壓下來,讓他的腳步也彷彿有了一種厚重感。
就像他突然有些沉重的生命。
好在這沉重的生命中,還有些輕快的色彩。
他想到阿初和自己一模一樣的臉龐上所浮現出的完全不同的表情。
想到也許他的大哥會如他在信中所寫,在自己死後,為了中華人民的未來而努力奮鬥。
他一定做的比自己要好。
當然也許,他最終選擇了離開。
無論怎樣,他都完全不會生氣。那是他唯一的親人了。
他一面想著接下來對付徐玉真的事情,一面不知不覺地回想起與大哥的相處。
他突然又想到俞曉江的一席話。
事實上這幾天裡,俞曉江欲言又止的話語時常出現在他的腦海。
他也總是想到阿初曖昧的話,想到他最終離開了雅舒。
楊慕次揉了揉眉間,神情有些古怪——難道他的大哥對他…竟然有那種意思嗎?
======
上海的淪陷,雖然不像廣州那般在看得見的碧藍天空下燃起硝煙與炮火,似乎人們也依舊做著熟悉的日常,但有些事情到底是起了變化。
餘曉江蹙著眉,阿次的決然令她心中悲愁,此刻看著街上隨處可見的暴行,心中長長地發出一聲嘆息。
到處橫行囂張的日本兵,到處唯唯諾諾的人小心謹慎地躲著不知何時會突然降臨的厄運。
明明是自己的土地,可我們不僅要在英法租界小心翼翼,如今連每一個走過的角落也都要小心著自己的言行。
甚至是生命,也都成了極個人的東西。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