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明沒興趣,也沒信心再看下去,就轉過頭來看總社報紙上刊登的批評報道,希望從中能找到一些有用的東西。有一篇是寫某廠家生產的羊毛衫,在產品說明上標註含毛量95%以上,有消費者買後到相關部門化驗,結果連60%都不到,結果這名消費者獲得了雙倍賠償。楊建明眼前一亮,覺得這個例子可以效仿,但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可行,比如去哪裡化驗?化驗費是多少?生產的廠家在不在省內?省內的可以去,省外的怎麼辦?
轉眼一週過去了,楊建明和鄭長征也沒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和畢彪不知是真的無從下手,還是試探楊建明和鄭長征的虛實,也是按兵不動,一副無計可施的樣子。週一,鄭長征把楊建明叫過去說:“總這麼幹坐著也不是辦法,你這周跑跑商務廳、工商局、中小企業局和商業聯合會什麼的,看看能不能從那裡得到有用的資訊。”楊建明為難地說:“我和這些地方也不熟啊!咱們這張報紙,在省內根本沒有發行,也沒什麼影響,人家未必會理我們。”鄭長征嘆口氣說:“試試吧!沒準去的次數多了,就能拉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