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二十四。
注'一'箕關在今王屋縣東。
注'二'大陽,縣,屬河東郡。前書音義曰:“大河之陽。”春秋:“秦伯伐晉,自茅津濟。”杜預雲:“河東大陽縣也。”
注'三'解,縣,屬河東郡,故城在今蒲州桑泉縣東南也。
注'四'高祖曰:“運策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注'五'史記曰,顏回年二十九,發白,早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也。
注'六'五品,五常也: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言五常之教務在寬也。
注'七'酇,縣,*(今)*屬南陽郡,故城在*'今'*襄州谷城縣東北。
遂渡汾陰河,入夏陽。更始中郎將左輔都尉公乘歙,'一'引其觽十萬,與左馮翊兵共拒禹於衙,'二'禹復破走之,而赤眉遂入長安。是時三輔連覆敗,赤眉所過殘賊,百姓不知所歸。聞禹乘勝獨克而師行有紀,'三'皆望風相攜負以迎軍,降者日以千數,觽號百萬。禹所止輒停車住節,'四'以勞來之,父老童耭,垂髮戴白,'五'滿其車下,莫不感悅,於是名震關西。帝嘉之,數賜書曪美。
注'一'左輔即左馮翊也。三輔皆有都尉。
注'二'衙,縣名,屬左馮翊,解見安紀。
注'三'紀,綱紀也。言有條貫而不殘暴。
注'四'住或作柱。
注'五'垂髮,童幼也。戴白,父老也。
諸將豪傑皆勸禹徑攻長安。禹曰:“不然。今吾觽雖多,能戰者少,前無可仰之積,'一'後無轉饋之資。赤眉新拔長安,財富充實,鋒銳未可當也。夫盜賊髃居,無終日之計,財谷雖多,變故萬端,寧能堅守者也?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土廣人稀,饒谷多畜,吾且休兵北道,就徹養士,以觀其弊,乃可圖也。”
於是引軍北至栒邑。'二'禹所到,擊破赤眉別將諸營保,郡邑皆開門歸附。西河太守宗育遣子奉檄降,禹遣詣京師。'三'
注'一'仰猶恃也,音魚向反。
注'二'栒邑,縣,屬右扶風,故城在今豳州三水縣東北。栒音荀。
注'三'京師謂洛陽也。公羊傳曰:“天子所居曰京師。”
帝以關中未定,而禹久不進兵,下□曰:“司徒,堯也;亡賊,桀也。長安吏人,遑遑無所依歸。宜以時進討,鎮慰西京,系百姓之心。”禹猶執前意,乃分遣將軍別攻上郡諸縣,更徵兵引谷,歸至大要。'一'遣馮愔﹑宗歆守栒邑。二人爭權相攻,愔遂殺歆,因反擊禹,禹遣使以聞*(帝)*。帝問使人:“愔所親愛為誰”,對曰:“護軍黃防。”帝度愔﹑防不能久和,執必相忤,因報禹曰:“縛馮愔者,必黃防也。”乃遣尚書宗廣持節降之。後月餘,防果執愔,將其觽歸罪。更始諸將王匡﹑胡殷*(成丹)*等皆詣廣降,與共東歸。至安邑,道欲亡,廣悉斬之。愔至洛陽,赦不誅。
注'一'大要,縣名,屬北地郡。
二年春,遣使者更封禹為梁侯,食四縣。時赤眉西走扶風,禹乃南至長安,軍昆明池,大饗士卒。率諸將齋戒,擇吉日,修禮謁祠高廟,收十一帝神主,遣使奉詣洛陽,因循行園陵,為置吏士奉守焉。
禹引兵與延岑戰於藍田,不克,復就谷雲陽。漢中王劉嘉詣禹降。嘉相李寶倨慢無禮,禹斬之。寶弟收寶部曲擊禹,殺將軍耿欣。自馮愔反後,禹威稍損,又乏食,歸附者離散。而赤眉復還入長安,禹與戰,敗走,至高陵,軍士飢餓*(者)*,皆食棗菜。帝乃徵禹還,□曰:“赤眉無谷,自當來東,吾折捶笞之,非諸將憂也。無得復妄進兵。”禹臱於受任而功不遂,數以飢卒徼戰,輒不利。
三年春,與車騎將軍鄧弘擊赤眉,遂為所敗,觽皆死散。事在馮異傳。獨與二十四騎還詣宜陽,謝上大司徒﹑梁侯印綬。有詔歸侯印綬。數月,拜右將軍。
延岑自敗於東陽,遂與秦豐合。四年春,復寇順陽閒。遣禹護復漢將軍鄧曄﹑輔漢將軍於匡,擊破岑於鄧;追至武當,復破之。岑奔漢中,餘黨悉降。
十三年,天下平定,諸功臣皆增戶邑,定封禹為高密侯,食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縣。'一'帝以禹功高,封弟寬為明親侯。其後左右將軍官罷,'二'以特進奉朝請。禹內文明,篤行淳備,事母至孝。天下既定,常欲遠名埶。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蓺。修整閨門,教養子孫,皆可以為後世法。資用國邑,不修產利。帝益重之。中元元年,復行司徒事。從東巡狩,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