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
注'六'禮樂記之文也。功成化定同耳,功謂王業,化謂教人也。
注'七'章帝□曹曪於東觀次序禮事,依準舊典,凡百五十篇奏之也。
注'八'周公制禮,皆斟酌文武之美德,為之*(節)**'等'*制,不自述也。今先帝已詔曹曪,非陛下出意,何所疑而不為也。詩頌曰:“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駿惠我文王。”又曰“執競武王,無競維烈”也。
子甫嗣,官至津城門候。'一'甫卒,子吉嗣。永初三年,吉卒,無子,國除。
自昭帝封安世,至吉,傳國八世,'二'經歷篡亂,二百年閒'三'未嘗譴黜,封者莫與為比。
注'一'津城門,洛陽南面西門也,當洛水浮橋。漢官儀曰“候一人,秩六百石”也。
注'二'張安世字子孺,昭帝時為右將軍,始封富平侯。卒,子延壽嗣。卒,子勃嗣。卒,子臨嗣。卒,子放嗣。卒,子純嗣,建武初,改封武始侯。卒,子奮嗣。卒,子甫嗣。卒,子吉嗣,無子,國除。此言八代者,除安世始封也。
注'三'篡亂謂王莽也。張子孺昭帝元鳳六年封,至永初三年合一百八十二年,故曰“閒”也。
曹曪字叔通,魯國薛人也。父充,持慶氏禮,'一'建武中為博士,從巡狩岱宗,定封禪禮,還,受詔議立七郊、三雍、大射、養老禮儀。'二'顯宗即位,充上言:“漢再受命,仍有封禪之事,而禮樂崩闕,不可為後嗣法。五帝不相沿樂,三王不相襲禮,'三'大漢*'當'*自制禮,以示百世。”帝問:“制禮樂云何?”
充對曰:“河圖括地象曰:‘有漢世禮樂文雅出。’尚書琁機鈐曰:‘有帝漢出,德洽作樂,名予。’”帝善之,下詔曰:“今且改太樂官曰太予樂,歌詩曲操,以俟君子。”'四'拜充侍中。作章句辯難,於是遂有慶氏學。
注'一'前書,沛人慶普字孝公,為東平太傅,受禮於後蒼,號慶氏禮也。
注'二'五帝及天地為七郊。三雍以下解見明帝紀。
注'三'禮記正文也,言損益不同也。
注'四'操猶曲也。劉向別錄曰:“君子因雅琴之適,故從容以致思焉。其道閉塞悲愁而作者名其曲曰操,言遇災害不失其操也。”
曪少篤志,有大度,結髮傳充業,博雅簄通,尤好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