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六'傳家謂家事任子孫也。曲禮曰:“七十老而傳。”
注'七'詩大雅人勞篇之言也。
注'八'謂頻被闢不就也。
注'九'其人謂好學者也。前書司馬遷曰“僕誠已著此書,傳之其人”也。
時大將軍袁紹總兵冀州,遣使要玄,大會賓客,玄最後至,乃延升上坐。身長八尺,飲酒一斛,秀眉明目,容儀溫偉。紹客多豪俊,並有才說,見玄儒者,未以通人許之,競設異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辯對,鹹出問表,皆得所未聞,莫不嗟服。時汝南應劭亦歸於紹,因自贊曰:“故太山太守應中遠,北面稱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門考以四科,'一'回﹑賜之徒不稱官閥。”劭有臱色。
紹乃舉玄茂才,表為左中郎將,皆不就。公車徵為大司農,給安車一乘,所過長吏送迎。玄乃以病自乞還家。
注'一'四科謂德行﹑言語﹑政事﹑文學,顏淵﹑閔子騫及子游﹑子夏,並見論語也。
五年春,夢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歲在辰,來年歲在巳。”'一'既寤,以讖合之,知命當終,有頃寢疾。時袁紹與曹操相拒於官度,'二'令其子譚遣使逼玄隨軍。不得已,載病到元城縣,疾篤不進,其年六月卒,年七十四。遺令薄葬。自郡守以下嘗受業者,縗絰赴會千餘人。
注'一'北齊劉晝高才不遇傳論玄曰“辰為龍,巳為蛇,歲至龍蛇賢人嗟,玄以讖合之”,蓋謂此也。
注'二'官度,津名也,在今鄭州中牟縣北。前書者義曰:“於滎陽下引河東南為洪溝,以通宋﹑鄭﹑淮﹑泗,即今官度。”
門人相與撰玄荅諸弟子問五經,依論語作鄭志八篇。凡玄所注周易﹑尚書﹑毛詩﹑儀禮﹑禮記﹑論語﹑孝經﹑尚書大傳﹑中候﹑乾象歷,又著天文七政論﹑魯禮禘祫義﹑六蓺論﹑毛詩譜﹑駁許慎五經異義﹑荅臨孝存周禮難,凡百餘萬言。'一'
注'一'案:謝承書載玄所注與此略同,不言注孝經,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