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部分(3 / 4)

小說:後漢書 作者:熱帶雨淋

太官賜酒食,西入東出”。

三一三一頁三行*(貢事)*御史四人執法殿下據盧校刪。

三一三一頁三行虎賁羽林*'張'**(弧)*弓*(撮)**'挾'*矢據盧校改,與通典合。

三一三一頁四行左右中郎將*(住)**'位'*東*(西)**'南'*據盧校改,與通典合。

三一三一頁五行作九賓*(徹)**'散'*樂據盧校改,與通典合。

三一三一頁五行舍利*'獸'*從西方來據盧校補,與通典合。

三一三一頁六行以兩大絲繩系兩柱*(中頭)*閒按:通典作“又以絲繩系兩柱閒”,無“中頭”二字,今據刪。

三一三一頁七行*'倡'*樂畢作魚龍曼延據盧校補,與通典合。

三一三一頁八行陛高二丈按:通典“二丈”作“一丈”。

三一三一頁九行激沼水於殿下按:盧雲此六字衍,通典無。

三一三一頁九行玉階金柱按:通典“階”作“陛”。

三一三一頁一七行*'詩'*所謂琴瑟擊鼓據殿本補。

三一三二頁二行王*'師'*大*(捷)**'獻'*則令凱樂據盧校改。按:周禮“令”下有“奏”字。

三一三二頁三行軍大獻則令凱歌也按:周禮“令”作“教”。 後一頁

後漢書志第六 禮儀下 大喪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薨

不豫,太醫令丞將醫人,就進所宜藥。嘗藥監、近臣中常侍、小黃門皆先嚐藥,過量十二。公卿朝臣問起居無閒。太尉告請南郊,司徒、司空告請宗廟,告五獄、四瀆、髃祀,並禱求福。疾病,公卿復如禮。

注'一'漢舊儀曰:“帝崩,唅以珠,纏以緹繒十二重。以玉為襦,如鎧狀,連縫之,以黃金為縷。腰以下以玉為札,長一尺,*'廣'*二寸半,為柙,下至足,亦縫以黃金鏤。*(請)*諸衣衿斂之。凡乘輿衣服,已御,輒藏之,崩皆以斂。”

注'二'禮稽命徵曰:“天子飯以珠,唅以玉。諸侯飯以珠,唅以*(珠)**'璧'*。

卿大夫、士飯以珠,唅以貝。”

注'三'周禮:“凌人,天子喪,供夷盤冰。”鄭玄曰:“夷之言屍也,實冰於盤中,置之屍黙之下,所以寒屍也。”漢禮器制度:“大盤廣八尺,長一丈二尺,深三尺,漆赤中。”

注'四'應劭曰:“凡與郡國守相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鐫刻篆書第一至第五。”張晏曰:“符以代古之珪璋,從簡易也。”此下大喪符,亦猶斯比。

注'五'漢舊制,發兵皆以銅虎符,其餘徵調,竹使而已。符第合會為大信,見杜詩傳。

注'六'周禮:“駔珪、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斂屍。”鄭司農曰:“駔,外有捷盧也。謂珪、璋、璧、琮、琥、璜皆為開渠,為眉瑑,沙除以斂屍,令汁得流去也。”鄭玄曰:“以斂屍者,以大斂焉加之也。渠眉,玉飾之溝瑑也,以組穿聯六玉溝瑑之中以斂屍。珪在左,璋在首,琥在右,璜在足,璧在背,琮在腹,蓋取象方明神之也。疏璧、琮者,通於天地。”

注'七'喪大記曰:“君蓋用漆,三衽三束。”鄭玄注曰:“衽,小腰。”

三公奏尚書顧命,太子即日即天子位於柩前,請太子即皇帝位,皇后為皇太后。

奏可。髃臣皆出,吉服入會如儀。太尉升自阼階,當柩御坐北面稽首,讀策畢,以傳國玉璽綬東面跪授皇太子,即皇帝位。中黃門掌兵以玉具、隨侯珠、斬蛇寶□授太尉,告令髃臣,髃臣皆伏稱萬歲。或大赦天下。遣使者詔開城門、宮門,罷屯恚П�sk臣百官罷,入成喪服如禮。兵官戎。'一'三公,太常如禮。

注'一'文帝遺詔:“無布車及兵器。”應劭曰:“不施輕車介士。”

故事:百官五日一會臨,故吏二千石、刺史、在京都郡國上計掾史皆五日一會。

天下吏民發喪臨三日。'一'先葬二日,皆旦晡臨。既葬,釋服,無禁嫁娶、祠祀。'二'佐史以下,布衣冠幘,絰帶無過三寸,臨庭中。'三'武吏布幘大冠。

大司農出見錢穀,給六丈布直。以葬,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纖七日,釋服。'四'部刺史、二千石、列侯在國者及關內侯、宗室長吏及因郵奉奏,諸侯王遣大夫一人奉奏,吊臣請驛馬露布,奏可。

注'一'文帝遺詔:“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臨三日,釋服。”

注'二'文帝遺詔文有“飲酒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