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謂之曰:“子勤苦讀書,欲規富貴,但召得子訓來,使汝可不勞而得矣。”生許諾。便歸事子訓,灑掃供侍左右數百日。子訓知意,謂生曰:“卿非學道,焉能如此?”生尚諱之,子訓曰:“汝何不以實對,妄為虛飾,吾已具知卿意。諸貴人慾見我,我豈以一行之勞,而使卿不獲榮位乎。汝可還京,吾某日當往。”生甚喜,辭至京,與貴人具說。某日子訓當到,至期未發,生父母來詣子訓。子訓曰:“汝恐吾忘,使汝兒失信不仕邪?吾今食後即發。”半日乃行二千里。既至,生急往拜迎,子訓問曰:“誰欲見我?”生曰:“欲見先生者甚多,不敢枉屈,但知先生所至,當自來也。”子訓曰:“吾千里不倦,豈惜寸步乎?欲見者,語之令各絕賓客,吾明日當各詣宅。”生如言告諸貴人,各自絕客灑掃,至時子訓果來。凡二十三家,各有一子訓。諸朝士各謂子訓先到其家,明日至朝,各問子訓何時到宅,二十三人所見皆同時,所服飾顏貌無異,唯所言語,隨主人意答,乃不同也。京師大驚異,其神變如此。諸貴人並欲詣子訓,子訓謂生曰:“諸貴人謂我重瞳八採,故欲見我。今見我矣,我亦無所能論道,吾去矣。”適出門,諸貴人冠蓋塞路而來。生具言適去矣,東陌上乘騾者是也。各走馬逐之不及,如此半日,相去常一里許,終不能及,遂各罷還。子訓至陳公家,言曰:“吾明日中時當去。”陳公問遠近行乎,曰:“不復更還也。”陳公以葛布單衣一送之。至時,子訓乃死,屍僵,手足交胸上,不可得伸,狀如屈鐵,屍作五香之芳氣,達於巷陌,其氣甚異。乃殯之棺中。未得出,棺中吸然作雷霆之音,光照宅宇。坐人頓伏良久,視其棺蓋,乃分裂飛於空中,棺中無人,但遺一隻履而已。
須臾,聞陌上有人馬蕭鼓之聲,徑東而去,乃不復見。子訓去後,陌上數十里,芳香百餘日不歇也。(出《神仙傳》)
薊子訓是齊人,青年時代曾在州、郡做過官,被舉薦為孝廉,任命為郎中。後來他又從軍,被任命為駙馬都尉。薊子訓有道術,但人們並不知道。他在家鄉時,待人接物十分講信義和禮讓。薊子訓活到三百多歲仍不顯老,人們十分奇怪,就有些好事的人追隨在他周圍,想探到一些長壽的奧秘,但是並沒發現他服用什麼長壽藥物。他的性情愛好清淡,經常閒著沒事研讀《易經》,或寫些短小的文章,文章雖短但涵義很深。有一次,他見鄰居抱著一個小孩,他很喜愛,就要來抱著,沒想到一失手把孩子掉在地上摔死了。鄰居平常十分尊重薊子訓,沒有太多地表露出悲痛,就把孩子埋了。過了二十多天,子訓問鄰居還想不想孩子,鄰居說:“這孩子大概命中註定不該長大成人,死了這麼多天,不再想他了。”子訓就到外面去,把那孩子抱了回來。鄰居以為是死孩兒,不敢要。子訓說:“別擔心,上還不敢相信。子訓走後,鄰居夫婦到墳地開啟孩子的棺材看,只見棺中是一個泥娃娃,六七寸長”後來這孩子很好地長大成人。子訓常常和一些白髮老人同坐閒談,過了一宿這裡人的鬚髮都變黑了。京城的一些達官貴人聽說子訓有道術,都虛心地來拜見,但很少能見到他本人。有個子訓少年時的鄰居現在是太學裡的學生。一些貴人們就把他找來說:“你發奮讀書,不就為了能求得富貴功名嗎?只要你能把薊子訓為我們請來,我們可以讓你毫不費力地得到富貴功名。”書生答應了。就從太學回到家鄉,專門侍奉薊子訓,為他掃庭院跑腿效勞,這樣幹了好幾百天。子訓知道書生的用意,就對書生說:“你並不打算學道,卻這樣賣力氣地侍奉我圖個什麼呢?”書生吞吞吐吐地不說實話。子訓就直截了當地說:“你別掩飾了,就是不說我也知道你的意思,是那些貴人想見我一面才讓你到我這兒來的。我怎麼能硬不去見他們而誤了你的功名前程呢?你回京城去吧。我某天一定也去京城。”書生很高興,告別了子訓回到京城,告訴貴人們薊子訓某天會來京城見他們。到了約定的那天,子訓並沒動身去京城,書生的父母很著急,跑來問子訓,子訓說:“你們是怕我忘了去京城的事,使你兒子在貴人面前由於失信而得不到官位吧?我吃了飯就出發。”子訓吃了飯就上路,半天工夫就走了二千里進了京城。書生聽說後急忙迎接,子訓問書生:“都是什麼人要見我?”書生說:“想和先生見面的人太多了,他們怕白跑你家一趟,見不到你。他們知道你來到京城,定會不請自來的,你就坐等他們拜見吧。”子訓說:“幾千裡地我都不嫌勞累,現在走幾步路怕什麼?你可以告訴那些想見我的人,讓他們謝絕自己家中的賓客,我明天會到他們各家登門拜訪的。”書生把子訓的話告訴了所有的貴人們,他們都把家打掃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