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臨崖而立。西望移時,因顧謂叟可對棋,孟期思曰:‘諸人皆不敵此小子。’老先生笑,因坐召恝。‘與爾對之。’既而先生棋少劣於頔。又微笑謂恝曰:‘欲習何藝乎?’恝幼年,不識求方術,而但言願且受《周易》。老先生詔孟叟受之。老先生又歸室,閉其門。恝習《易》逾年而日曉。占候布卦,言事若神。恝在山四年,前後見老先生出戶,不過五六度。但於室內端坐繩床,正心禪觀,動則三百二百日不出。老先生常不多開目,貌有童顏,體至肥充,都不復食。每出禪時,或飲少藥汁,亦不識其藥名。後老先生忽雲:‘吾與南嶽諸葛仙家為期,今到矣,須去。’恝在山久,忽思家,因請還家省覲,即卻還。孟先生怒曰:‘歸即歸矣,何卻還之有!’因白老先生。先生讓孟叟曰:‘知此人不終,何與來也?’於是使歸。歸後一歲,又卻尋諸先生,至則室屋如故,門戶封閉,遂無一人。下山問孤莊老姥。姥曰:‘諸先生不來,尚(明抄本“尚”作“向”)一年矣。’恝因悔恨殆死。恝在山間,常問孟叟。‘老先生何姓名?’叟取《晉書·郗鑑傳》令讀之,謂曰:‘欲識老先生,即郗太尉也。’“(出《記聞》)
滎陽的鄭曙,是著作郎鄭虔的弟弟。他博學多能,好奇任俠,曾經因為會客,談到了人間的一件奇事。鄭曙說:“各位讀過《晉書》吧?看見過太尉郗鑑的事蹟沒有?《晉書》上雖然說他死了,但他直到現在還活著。”座中的幾位客人驚奇地說:“請講講他的故事好嗎?”鄭曙說:“我有一位好朋友,是武威縣的段揚,他在定襄縣做縣令。段揚有個兒子叫段恝,從小喜歡清虛,羨慕道術,不吃酒肉。十六歲那年,他向父親請求說:‘兒想尋遊名山大川,向世外高人請教道術。’段揚答應了他,給了他十萬錢,隨了他的心願。天寶五年的時候,段路過魏郡,住在客棧。客棧裡有一位客人,騎了一頭小驢,買了幾十斤藥,全是養生不吃穀物的那些東西。而那些難找還沒買全的藥,他天天都到市上向胡商尋覓。段恝見這客人已經七十多歲了,眉毛鬍鬚白得如霜似雪,但是他的臉色卻像桃花,也不吃穀物。段恝知道這是一位有道的人,非常高興,等候那人有了閒暇,就買些珍貴的果品和味美的食物,以及藥品美酒什麼的送給他。那客人很吃驚,對段恝說:‘我是山裡的一個普通老頭,買藥來到這裡,不想讓世人知道,你為什麼能發覺我而如此做呢?’段恝說:‘我雖然年幼,但是我生性喜歡虛靜,見了你的所作所為,知道您一定是個修道的人,所以願意和你交往聚會。’那客人很高興,和他一起喝酒。喝到晚上,又住到了一起。幾天後,事情辦完要離開了,老頭對段恝說:‘我姓孟,名叫期思,住在恆山,在行唐縣西北九十里。你想要知道的我的名姓就是這樣。’段恝又為他餞行,誠懇地叩頭請求,願意隨老頭到山中,向他請教道術。老頭說:‘如果這樣,我見你志向挺堅強,可以和你同住。但是住在山裡是很苦的,必須忍受飢寒。所以學道的人,大多都知難而退了。另外山中有老師宿儒,我也得向他稟報,你好好想想。’段恝又堅決地請求。老頭知道他有志氣,就對他說:‘等到八月二十日,你到行唐縣來吧。可以向西北走三十里,有一個孤姥莊,莊裡的孤姥,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奇人。你應該去拜見她,向她說明來意,住在那裡等我。’段恝連連下拜,接受約定。
到了日期前往,果然找到了這個孤莊。一位老太太出來問他。他把來意詳細地告訴了她。老太太撫摸著他的後背說:‘這小子這麼年輕,卻能喜歡道術,好啊!’於是把他的行李裝到櫃子裡,讓他坐在堂前的閣子裡。老太太家裡很富足,給段恝的用品很豐厚。他在此住了二十天,孟先生到了。孟先生看著段恝說道:‘我本來是隨便一說的話,哪想到你果真如期來了。但是我有事要到恆州去,你暫且住在這裡,我幾天就能回來。’果然,孟先生像他說的那樣,到時候就回來了。又對段恝說:‘我還要去向老師宿儒說明情況,然後帶你一塊去。’過幾天果然來了。孟先生讓老太太把段恝的行李全都儲存起來,讓段恝只帶著隨身的衣服和被子前往。段於是跟著孟先生進山。開始走的三十里路,很艱險,但是還可以行走。
又走了三十里,就要用手拽著藤蔓,用腳登著伸出來的岩石,嚇得心神惶悚,一身冷汗。勉強走到了老師宿儒住的地方。這住處的東面、南面,全是崇山巨石,林木森然蒼翠。北面比較平坦,接近諸陵嶺。西面陡懸向下,一層層山谷有千仞深,而且谷中有良田,一些山民正在耕種。其中有六間瓦房,分前後幾棟。那北面的,是諸先生的住所。東廂房是廚房,飛泉從簷間落,以代替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