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面。這一次主考官們可以和進士們交談,指出他們看中哪些人的哪些文章,考官們怎樣互相通報、合議取中。
期集
謝恩後,方詣期集院。大凡未敕下已前,每日期集。兩度詣主司之門。然三日後,主司堅請已,即止。同年初到集所,團(“團”原作“國”,據唐《摭言》三改。)司所由輩(“輩”原作“輦”,據唐摭言三改。)參狀元后,更參眾郎君。拜訖,俄有一吏當中庭唱曰:“諸郎君就坐,雙東單西。其日醵(”日醵“二字原缺,據明抄本補)罰不少。又出抽名紙錢,(每人十貫文。其敘名紙,見狀元,俄於眾中騫抽三五個,便由此錢。唐《摭言》三”騫“作”驀“。)鋪底錢。自狀元已下,每人三十貫文。(出《摭言》)
進士們謝完了皇恩、師恩之後,到期集院去。沒有皇上的任職令以前,每天都要去。還要到主考官的衙門去兩次。由主考官表示不必再來,第三天就停止。但同科取中的進士,稱同年,第一次期集,同年們先要拜見狀元,然後同年們互拜。再然後由禮部的吏員唱名,宣佈就座。名次雙數的坐在東面,單數的坐在西面。一起喝酒,杯不幹者受罰。每人出三十貫抽名紙錢,用來書寫個人的概況,類似今人的通訊錄。
過堂
敕下後,新及第進士過堂。其日,團司(“團司”原作“園日”,據明抄本改)先於光範門裡東廊(“廊”字原缺,據明抄本補)供帳,備酒食。同年於此候宰相上堂後,於時主司亦命召知聞三兩人,會於他處。此筵罰錢不少。宰相既集,堂吏來請名紙。生徒隨座主至中書,宰相橫行,都堂門裡敘立。堂吏通雲:禮部某姓侍郎領新及第進士見相公。俄而有一吏,抗聲屈主司。及登階,長揖而退。立於門側,東向。然後狀元以下敘立階上。狀元出行行,致詞雲:今月某日,禮部放榜,某等幸忝成名,皆在相公陶鎔之下,不任感懼。(狀元在左右,即雲夢瞿。唐《摭言》夢“三瞿”作“慶懼”。)言揖退位。乃自狀元已下,一一自稱姓名訖。堂吏雲:典(明抄本“典”作“與”,唐《摭言》三“典”作“無”。)客。
主司復長揖,領生徒退。詣舍人院,主司欄入。舍人公服靸鞋,延接主司。然舍人禮貌謹敬有加。隨事敘杯酒。然於階前鋪席褥,舍人登席,諸生皆拜,(“拜”字原缺,據明抄本補)舍人答拜。狀元出行致詞,答拜。又拜如初,便出。於廊下候主司出,一揖而已。當時詣宅謝恩,便致飲席。(出《摭言》)
皇帝的詔命下來,新考中的進士過堂。過堂的那天,先在光範門裡東廊設定座位、準備酒席。一同考中的進士在這裡等候宰相。宰相就座後,由禮部主官率領二三名屬員在另外的地方研究每個參與過堂的人出多少錢。宰相坐好,堂吏拿著進士名單,進士們先在主持官的引導下到中書省,然後到這裡來,站成橫排,面對宰相。按著名次排列。由堂吏按名單唱名,報告禮部某侍郎(副長官)領新考中的進士拜見宰相。之後,又一吏員登上石階,宣佈任何人都要肅靜,行禮、退至門側東向而立。由狀元開始,按名次登階而立。狀元出列,向宰相及考官們致射辭。大體上說,某月某日禮部放榜,我們這些人考中了,這都是在宰相的教導下所取得的成績。既懼怕你的尊威,又感謝你的栽培。致辭完了,行過禮,退回原位。
由榜眼、探花、進士們一一向前自報名次、姓名。之後,由堂吏宣佈典客。主持官向宰相等人行禮後率領進士們退下石階,到舍人院去。主持官先走,由舍人(官名)穿著官衣官靴,恭迎主持官和進士們。舍人迎接的儀式,必須嚴格按規矩辦事。向主持官敬酒,石階上鋪席子、褥子墊,舍人和主持官就座。進士們向他們行禮。舍人也要還禮。在這裡,狀元還要致辭,舍人要表示謝意,再行互拜禮一次,行禮結束。進士們不能先走,要等主持官(一般由禮部侍郎充任)先走。主持官以一揖答謝。然後開宴。
題名
神龍已來,杏園宴後,皆於慈恩塔下題名,同年中推一善書者。已時他有將相,則朱書之。及第後,知聞或遇未及第時題名處,則為添前字。故昔人有詩云:曾題名處添前字,送出城人乞舊衣。(出《摭言》)
唐中宗時代,進士們參加過杏園宴之後,都到慈恩塔那裡去把名字逐一寫在上面。公推一位字寫得好的人來寫。這些字寫好,由工匠鏨刻在上面。過後,其中如果有人做到將相的官,重新用硃筆描一遍,並在他的名字的前面加一前字,稱前進士。不僅如此,即使他在及第前後在別地方題過的名字也都要加一前字,以示尊榮。所以,過去有人在詩中寫道: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