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相寺,佛數尊,皆飾以金焉。亂罹之後,有貧民刮金,鬻而自給,迨至時寧,金彩已盡。於是遍身生癬,癢不可忍,常須以物自刮,皮盡至肉,肉盡至骨而死焉。毀佛之咎,昭報如此。(出《冥祥記》)
鳳州城南邊有座明相寺,寺裡有幾尊佛像,都用金子裝飾著。遭亂以後,有個貧民去刮金子,賣了來供給自己的生活。等到社會安定了,佛像的金彩也都刮光了。於是這個人遍身生皮癬,癢得不能忍受,常常須用東西自己往下刮,皮都刮光了還是癢,直到把肉也刮掉到了骨頭而死了。毀佛的罪過,遭到如此的報應。
僧義孚
僧義孚,青社人,解琴。寓於江陵龍興寺,行止詭譎。府主優容之,俾齎錢帛,詣西川寫藏經。或有人偷竊社戶所造藏經出貨,義孚以廉價贖之,其羨財遂為所有。一旦發覺,賣經者斃於枯木下。此僧雖免罪,未久得疾,兩唇反引,有以驢口,其熱痛不可忍也,人皆畏見,苦楚備極而死。同寺有數輩,販鬻經像,懼而舍財,修功德,以孚為鑑戒。(出《冥報記》,明抄本作出《北夢瑣言》。)
和尚義孚,青社人,會彈琴。居住在江陵龍興寺,這個人行動詭異多變,寺主優待他而收容了他,讓他帶著錢財到西川抄寫藏經。有的人偷竊廟堂所造的藏經出賣,義孚就用廉價收買來,剩餘的錢就自己留下了。終於被發覺了,賣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