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講習武事,唐紹犯了錯就要被殺頭,果然是李邈執刀。剛開始第一刀,不料刀被折斷,換了一把刀再舉起,才斷絕了性命。死生的報應,當然因果有關。到了刀被折斷,殺法也沒有什麼不一樣的,料想明神不欺騙啊。唐書上說,明皇不久就悔恨殺了唐紹,怨李邈行刑太快,所以終身不再錄用他。
李 生
唐貞元中,有李生者,家河朔間。少有膂力,恃氣好俠,不拘細行,常與輕薄少年遊。
年二十餘,方折節讀書,為歌詩,人頗稱之。累為河朔官,後至深州錄事參軍。生美風儀,善談笑,曲曉吏事,廉謹明幹。至於擊鞠飲酒,皆號為能,雅為太守所知。時王武俊帥成德軍,恃功負眾,不顧法度,支郡守畏之側目。嘗遣其子士真巡屬部,到深州,太守大具牛酒,所居備聲樂,宴士真。太守畏武俊,而奉士真之禮甚謹,又慮有以酒忤士真者,以故僚吏賓客,一不敢召。士真大喜,以為他郡莫能及。飲酒至夜,士真乃曰:“幸使君見待之厚,欲盡歡於今夕,豈無嘉賓?願得召之。”太守曰:“偏郡無名人,懼副大使(士真時為武俊節副大使。)之威,不敢以他客奉宴席。唯錄事參軍李某,足以侍談笑。”士真曰:“但命之。”於是召李生入,趨拜。士真目之,色甚怒,既而命坐。貌益恭,士真愈不悅,瞪顧攘腕,無向時之歡矣。太守懼,莫知所謂,顧視生,靦然而汗,不能持杯,一坐皆愕。
有頃,士真叱左右,縛李某繫獄。左右即牽李袂疾去,械獄中,已而士真歡飲如初。迨曉宴罷,太守且驚且懼,乃潛使於獄中訊李生曰:“君貌甚恭,且未嘗言,固非忤於王君,君寧自知耶?”李生悲泣久之,乃曰:“常聞釋氏有現世之報,吾知之矣。某少貧,無以自資,由是好與俠士遊,往往掠奪里人財帛。常馳馬腰弓,往還大行道,日百餘里,一日遇一年少,鞭駿騾,負二巨囊,吾利其資,顧左右皆巖崖萬仞,而日漸曛黑,遂力排之,墮於崖下。即疾驅其騾逆旅氏,解其囊,得繒綺百餘段。自此家稍贍,因折弓矢,閉門讀書,遂仕而至此,及今凡二十七矣。昨夕君侯命與王公之宴,既入而視王公之貌,乃吾曩時所殺少年也。一拜之後,中心慚惕,自知死不朝夕,今則延頸待刃,又何言哉!為我謝君侯。幸知我深,敢以身後為託。”有頃,士真醉悟,忽召左右,往李某取首,(“往李某取其首”明抄本作“往取李某首來。”)左右即於獄中斬其首以進,士真熟視而笑。既而又與太守大飲於郡齋,酒醉,太守因歡,乃起曰:“某不才,幸得守一郡。而副大使下察弊政,寬不加罪,為思厚矣。昨日副大使命某召他客,屬郡僻小無客,不足奉歡宴者。竊以李某善飲酒,故請召之,而李某愚戇,不習禮法,大忤於明公,實某之罪也。今明公既已誅之,宜矣。竊有所末曉,敢以上問李某之罪為何,願得明數之,且用誡於將來也。”士真笑曰“李生亦無罪,但吾一見之,遂忿然激吾心,已有戮之之意。今既殺之,吾亦不知其所以然也。君無復言。”及宴罷,太守密訊其年,則二十有七矣,蓋李生殺少年之歲,而士真生於王氏也。太守嘆異久之,因以家財厚葬李生。(出《宣室志》)
唐朝貞元年間,有個叫李生的人,家住在黃河的北面。李生從小就很有體力,依仗著自己有氣力喜歡俠義。不拘謹細小的行為,常常和一些說話舉動不很嚴肅的小孩在一起遊玩。
二十多歲才改變了平日的行為開始讀書。他所寫的詩歌,人們都很稱讚。連續做黃河北面的地方官。後來到了深州作錄事參軍。李生長得漂亮很有風度和儀表。並且喜歡談論說笑。能夠懂得一些吏事,為人廉潔謹慎精明能幹。至於擊球馬喝酒,都他有才能,被太守知道並很讚譽。當時王武俊帥領威德的軍隊,憑藉著功勞大而凌壓眾人不顧忌法令制度。支郡守害怕而不敢正眼看他。武俊曾經派他的兒子士真去屬部巡視。士真到了深州,深州太守準備了豐盛的酒食,而且還在他住的地方安排了樂舞,大擺宴席招待士真。因為太守害怕武俊,所以侍奉士真的禮節也就非常謹慎。太守又擔心有人喝酒時觸犯到士真,因為這個原因,官吏和賓客一個都沒敢召集來。士真非常高興,認為別的郡都沒有能比得上的。酒喝到了晚上,士真就說:“很高興出使到你們郡招待得這樣好。我想要在今天晚上盡情歡樂,能沒有嘉賓嗎?希望能把他們召喚來。”太守說:“偏僻的小郡,沒有名人,又害怕副大使您的威風,所以不敢讓其他的賓客奉陪出席酒宴。只有一個錄事參軍李某,可以讓他陪伴侍奉您,與您一起談論說笑。”士真說:“可讓他來。”於是太守召喚李生進來。李生上前叩拜,士真看見他,就變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