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繪畫與題字。敬愛山亭院畫上的野雞尾羽象真的一樣,砂子上有進士房魯的題名。後來有人題詩說:“姚家的新姑爺是房郎,未有知道新娘是什麼樣子就心馳神搖了。聽說他正在除錯穿羽箭呢,且莫讓他的箭穿破寺院的牆啊。”寺的西北角有病龍院和吳道子繪製的壁畫。
馮紹正
唐開元,關輔大旱。京師缺雨尤甚。亟命大臣遍禱于山澤間而無感應。上於龍池,新剏一殿。因召少府監馮紹正,令於四壁各圖一龍。紹正乃先於西壁畫素龍。奇狀蜿蜒,如欲振躍。繪事未半,若風雲隨筆而生。上及從官於壁下觀之,鱗甲皆溼,設色未終,有白氣若簷廡間出,入於池中。波濤洶湧,雷電隨起。侍御數百人皆見白龍自波際,乘雲氣而上。俄頃陰雨四布,風雨暴作。不終日而甘澤遍於畿內。(出《明皇雜錄》)
唐玄宗開元年間,關中一帶大旱,京都長安雨水缺得尤其厲害。玄宗皇帝急迫地命令大臣們在各個山中和沼澤地帶祈禱求雨,一點反應也沒有。玄宗皇帝命人在龍池旁邊新造一座大殿,並召見少府監馮紹正,讓他在新造的這座大殿的四面牆壁上各畫一條龍。馮紹正先在西牆上畫一條白龍,形狀奇特蜿蜒欲飛,沒畫到一半,似乎有風雲隨著筆的揮動而產生。玄宗皇上和侍從官們在壁下觀看,龍身上的鱗片都溼了。著色還未完,有白氣好象從廳堂的屋簷下飄出來,進入龍池中。龍池中波濤洶湧,接著電閃雷鳴,伴隨在皇上身邊的幾百名侍從人員,都看見了一條白龍從龍池水中,乘著雲氣上升騰飛到天上。不一會兒陰雲佈滿四周圍,風雨暴作,不到一天的工夫整個京都地區都普遍下了一場雨。
張 藻
唐張藻衣冠文學,時之名流。松石山水,擅當代名。唯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常以手握雙管,亦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氣傲煙霧,勢逾風雨。其槎枿鱗皴之質,隨意縱橫。生枝則潤合春澤,枯枝則乾裂秋風。其山水之狀,則高低秀絕,咫尺深重。石突欲落,泉噴如吼。其近也逼人而寒,其遠也極天之淨。圖障在人間最多。今寶應寺西院山水松石,具有題記。精巧之跡也。松石山水,並居神品。(出《畫斷》)
又後士人家有張藻松石障。士人云:“兵部李員外約好畫成癖,知而購之。其家弱妻,已練為衣裡矣。唯得兩幅,雙栢一石在焉。嗟惋久之。”(出《名畫記》)
唐朝人張藻是文學士子,當時的社會名流。他在繪畫松、石、山、水方面,在當時很有名氣。他畫的松樹,奇特超過古今的名家高手。張藻會用筆,常常手握雙筆,雙筆齊下。一畫生枝,一畫枯枝。神韻傲視煙霧,氣勢超過風雨。畫松枝和松幹上的鱗片時,看他就象隨便往上塗抹似的。然而,畫出來的生枝,象經過春雨的滋潤一樣;畫出來的枯枝,則象讓肅殺的秋風給吹裂了似的。張藻畫的山水畫,山勢有高有低峻秀極了。咫尺大的地方,山岩深重,巨石突兀欲落,泉水噴湧彷彿發出鳴聲。你離它近了寒氣逼人,離遠了給人象天際一樣清淨的感覺。張藻畫的屏風在世間留存最多。現在宅應寺西院還有他畫的山水松石,旁邊還有他的題記,乃是精巧的墨跡。張藻畫的松、石、山、水,都已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都是精妙的藝術品。
後來有一位知識人家有張藻畫的松石屏風。這個人說:“兵部員外郎李約愛畫成癖,知道後購買了去。他的年輕妻子,已經將屏風畫蒸煮漂白後作衣服裡子了,只剩下一栢一石兩幅了。李約感嘆惋惜了很長時間。”
陳 閎
唐陳閎,會稽人。以能寫真人物子女等,本道薦之,玄宗開元中召入供奉。每令寫御客,妙絕當時。玄宗射豬鹿兔、按鷹等(明抄本“等”作“箏”),並按舞圖真容,皆受詔寫貌。又太清宮肅宗真容。匪唯龍頭鳳姿,日角月宇之狀。而筆力遒潤,風彩英逸,合符應瑞。天假其能也。國朝閻令公之後,一人而已。今咸宜觀天尊殿內畫上仙圖及當時供奉道士等真,皆其蹤也。又曾為故吏部侍郎徐畫本行經幡二口。有女能織成,妙絕無並。唯寫真人神人物子女等,妙品上上。(出《畫斷》)
唐朝陳閎,會稽人。因為他能夠繪畫男女人物畫像而由本地道府推薦,在開元年間被唐玄宗召入宮內主給皇家作畫,每次奉命為皇上繪畫的像,都是當時最好的畫像。唐玄宗狩獵射野豬、麇鹿、野兔,駕鷹等場面,和按樂起舞的場面,陳閎都受皇上的詔令將它們繪畫下來。太清宮的唐肅宗的畫像也是陳閎繪製的。陳閎不只將皇上、嬪妃們的豐彩畫下來,而且他們的福貴相也逼真的表現出來。他的筆力遒勁、潤韞,畫出的人物風彩英俊飄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