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部分(3 / 4)

小說:太平廣記 作者:

袁 安

袁安父亡,母使安以雞酒詣卜貢問葬地。道逢三書生,問安何之,具以告。書生曰:“吾知好葬地。”安以雞酒禮之,畢,告安地處。雲:“當葬此地,世為貴公。”便與別。

數步顧視,皆不見。安疑是神人,因葬其地。遂登司徒,子孫昌盛,四世五公。(出《幽明錄》)

袁安的父親死了,他的母親讓袁安帶著雞和酒去請看風水的人,為其選擇埋葬父親的墓地。他在途中碰到三個書生,問袁安幹什麼去,袁安把事情告訴給他們。書生說:“我知道一個好墓地。”袁安立即用攜帶的雞和酒招待他們。吃喝完畢,他們將墓地的具體地點告訴了袁安,說:“應當葬在此地,世世代代能作大官。”然後同他分別。袁安剛走出幾步,回頭再看三個書生都不見了。袁安懷疑他們是神仙,於是袁安把父親葬在那個地方。後來果然當官做到司徒,子孫昌盛,四代出了五個大官。

丁 姬

王莽秉政,貶丁姬號,開其槨戶。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滅,乃得入,燒燔冢中器物。公卿遣子弟及諸生四夷十餘萬人,操持作具,助將作,掘平恭王母傅太后墳及丁姬冢,二旬皆平。又周棘其處,以為世戒。雲:“時(”時“原作”將“,據明抄本改)有群燕數千,銜土投丁姬穿中。今其墳冢,巍然尚秀。隅阿相承,列郭數週,面開重門。(出《水經》)

王莽執政期間,貶除了丁姬的稱號,並下令掘開她的墳墓。掘墓時有火從墓道里噴出,火焰達五丈遠。士兵用水澆滅後才能進入,燒掉了墓中的器物。王公大臣派遣子弟、學生和家奴等十餘萬人,拿著工具,幫助掘開恭王母親傅太后墓和丁姬墓,二十多天全部挖平,又在四周圍上棘黎,用來警戒世人。有人說,當時有數千只燕子,銜土投到丁姬的墓穴。如今丁姬的墳墓高大壯美,建築互相承接,似城郭排列數層,幾重門相對大開。

渾 子

昆明池中有冢,俗號渾子。相傳昔居民有子名渾子者,嘗違父語,若東則北,若水則火。父病且死,欲葬於高陵之處,矯謂曰:“我死,必葬於水中。”及死,渾子泣曰:“我今日不可更違父命。”遂葬於此。盛弘之《荊洲記》雲:“固城臨洱水,水之北岸,有五女墩。西漢時,有人葬洱北,墓將為所壞。其人有五女,共創此墩以防墓。”又云:“一女嫁陰縣佷子,家資萬金。自少及長,不從父言。臨死,經意欲葬山上,恐子不從,乃言必葬我渚下磧上。佷子曰:”我由來不取父教,今當從此一語,遂盡散家財,作石冢,以土繞之,遂成一洲。長數百步。元康中,始為水所壞。今餘石如半榻許數百枚,聚在水中。“(出《酉陽雜俎》)

昆明池中有座墳,俗名叫作渾子。相傳過去有一個住戶有個兒子名叫渾子,曾經經常違揹他父親的話。他父親如果叫他到東面去,他一定去北面;如果讓他提水,他一定去燒火。

他父親有病快要死了,想要死後葬到高處,特意把話顫倒著對兒子說:“我死後,一定要把我葬在水中。”等到父親死了,渾子哭著說:“我這次不能再違反父命了。”於是將父親葬到這裡。盛弘的《荊州記》記載:固城靠近洱水,水的北岸,有座五女墩。西漢時,有人葬於洱水北岸,墓將被水侵蝕。這個人共有五個女兒,共同造了這座土堆用來防止洱水侵蝕墓地。上面還記載:一個女子嫁給陰縣一個狠毒的人。這個人有萬貫家財,從小到大,從不聽父親的話。父親臨死想葬在山上,恐怕兒子不聽,就說一定把我葬到水中的河丘上。這個人說:“我從來不聽從父親的教誨,如今應該聽他一句話。”於是賣掉家中所有的財產,造了一座石墳,用土圍住四面,就成了一塊水中大陸地,有幾百步長。元康年間,才被水沖壞。

現在還留下象半張床那麼大的石頭數百塊,堆在水中。

王 粲

魏武北征蹋頓,升嶺眺矚,見一崗不生百草。王粲曰:“必是古冢。此人在世,服生礜石,死而石氣蒸出外,故卉木焦滅。”即令鑿看,果大墓,有礜石滿塋。一說,粲在荊州,從劉表登鄣山,而見此異。曹武之平烏桓,粲猶在江南,此言為當。(出《異苑》)

魏武帝北征烏桓時,登山遠眺。看到一個小山岡,上面什麼草也不長。王粲說:“那一定是座古墓。這個人在世的時候,一定服用過生礜石。死後石氣揮發到外面,花草不能生長。”隨即讓人鑿開來看,果然是個大墓,裡面填滿礜石。還有一種傳說是,王粲在荊州時,跟隨劉表登上鄣山,看見了上述怪異現象。魏武帝平滅烏桓時,王粲還在江南,所以後一種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