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部分(3 / 4)

小說:太平廣記 作者:

《錄異記》)

鄭君雄在遂州當刺史時,有天晚上,忽然看見灞水東面大堤裡開來好幾千軍隊,旗幟刀槍齊備,一片人聲喧譁,和行軍一模一樣。鄭君雄不敢去問,只是密切監視著。天快亮時,派人偷偷偵察,大軍已撤走,只有落在後面的三五個人。偵察的人問,他們說,“我們是江神的隊伍。四川前幾年大亂,我們隨江神轉移到峽內,現在那邊安定了,我們就回四川去了。”再仔細看,地上有安營紮寨和生火的蹤跡,而且看得十分清楚。

鍾離王祠

遂州東岸唐村,雲,昔有一人,衣大袖,戴古冠幘,立於道左。語村人曰:“我鍾離王也。舊有神在下流十餘里,因水摧損。今像溯流而止,將至矣。汝可於此為我立廟。”村人詣江視之,得一木人,長數尺,遂於所見處立廟,號唐村神。至今禱祈皆驗。或雲,初見時如道士狀。(出《錄異記》)

遂州東岸有個唐村,村裡傳說當年曾有一個人,穿著寬袖的袍子,戴著古代人的頭巾,站在道旁,對村裡人說,“我是鍾離王。我的廟在河的上游十幾裡地,因為大水把廟沖毀,我的神像逆流而上,馬上就要到了,你們可以在這裡給我蓋個廟。”村裡人跑到河上去看,果然順水漂下來一個木頭神像,有幾尺長。大家就在那神現形的地方蓋了座廟,叫做唐村神廟。到現在這個神仍十分靈驗。有的人還說,那個現形的鐘離王像個道士。

盤古祠

廣都縣有盤古三郎廟,頗有靈應。民之過門,稍不致敬,多為毆擊,或道途顛蹶。縣民楊知遇者,嘗受正一明威錄。一夕醉甚,將還其家。路遠月黑,無伴還家,願得神力,示以歸路。俄有一炬火,自廟門出,前引至其家。二十餘里,雖狹(狹原做狄,據明抄本、許本改。)橋編路,無蹉跌,火炬亦無見矣。鄉里之人尤驚。(原缺出處,今見《錄異記》四)

廣都縣有座盤古三郎廟,廟裡的神很靈應。若有人走過廟門不叩拜行禮,不是狠狠被敲一傢伙,就是無緣無故摔個大跟頭。有個叫楊知遇的,曾學過正一明威錄,有一天喝得大醉往回走,天黑路遠,又沒有同伴陪他,路過神廟時,就讓神幫一把好找到回家的路。頓時就有一個火把從廟門裡出來,在前面為他照亮道路。楊某一直走了二十多里,經過很窄的橋,走過很偏僻的小道,卻一次也沒摔倒。到家了,火把也沒了。人們都十分驚奇。

狄仁傑祠

魏州南郭狄仁傑廟,即生祠堂也。天后朝,仁杰為魏州刺史,有善政,吏民為之立生祠。及入朝,魏之士女,每至月首,皆詣祠奠醊。仁杰方朝,是日亦有醉色。天后素知仁杰初不飲酒,詰之,具以事對。天后使驗問,乃信。莊宗觀霸河朔,嘗有人醉宿廟廊之下。夜分即醒。見有人於堂陛下,罄折諮事,堂中有人問之,對曰:“奉符於魏州索萬人。”堂中語曰:“此州虛耗,災禍頻仍,移於他處。”此人曰:“諾。請往白之。”遂去。少頃復至,則曰:“已移命於鎮州矣。”語竟不見。是歲,莊宗分兵討鎮州,至於攻下,兩軍所殺甚眾焉。(出《玉堂閒話》)

魏州南城有座狄仁傑祠,是狄仁傑活著時給立的“生祠”。武則天皇后執政時,狄仁傑是魏州刺史,政聲很好,當地官員和百姓就為他立了生祠來表彰他。後來狄仁傑到朝廷裡作官,魏州的百姓每到月初一,還是到祠裡去用酒供奉。狄仁傑每月初一去上朝,就也帶著醉意,則天皇后知道狄仁傑向來不喝酒,就問是怎麼回事。狄仁傑就說因為每月初一魏州人到他的生祠獻酒。天后派人調查果然是這樣,才相信了。莊宗鎮守河朔時,曾有個人醉後住在狄仁傑祠的廟廊下。半夜酒醒,看見有人站在廟堂的臺階下拿著奏摺請示公事。堂上的人問是什麼事,那人說,“奉上天之命,要在魏州索取一萬人的性命。”堂上的人說,“魏州這地方很窮困,災禍連年不斷,還是到別的地方找這一萬人吧。”奏事的答應說,“我這就去向上面報告。”不一會他又回來了,對堂上說,“已經決定到鎮州去辦了。”說完就都消失了,這一年,莊宗分兵討伐鎮州,兩軍在戰場上死了很多人。

葛氏婦

兗之東鈔裡泗水上有亭,亭下有天齊王祠,中有三郎君祠神者。巫雲,天齊王之愛子,其神甚靈異。(子其神甚靈異六字原空缺,據黃本補。)相傳岱宗之下,樵童牧豎,或有逢羽獵者,騎從華麗,有如(有如二字原空缺。據黃本補。)侯王,即此神也。魯人畏敬,過於天齊。朱梁時,葛周鎮兗部署,嘗舉家婦女遊於泗亭,遂至神祠。周有子十二郎者,其婦美容止,拜於三郎君前,熟視而退。俄而病心痛,踣地悶絕久之。舉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