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部分(3 / 4)

小說:太平廣記 作者:

坊北街。時春雨初霽,有三鬟女子,可年十七八。衣裝襤褸,穿木屐,於道側槐樹下。值軍中少年蹴踘,接而送之,直高數丈。於是觀者漸眾。超獨異焉。而止於勝業坊北門短曲,有母同居,蓋以紉針為業。超時因以他事熟之,遂為舅甥。居室甚貧,與母同臥土榻,煙爨不動者,往往經於累日。或設餚羞,時有水陸珍異。吳中初進洞庭橘,恩賜宰臣外,京輦未有此物。密以一枚贈超雲:“有人於內中將出。”而稟性剛決,超意甚疑之。如此往來週歲矣。超一旦攜酒食與之從容。徐謂曰:“舅有深誠,欲告外甥,未知何如?”因曰:“每感重恩,恨無所答。若力可施,必能赴湯蹈火。”超曰:“潘軍失卻玉念珠,不知知否?”微笑曰:“從何知之?”超揣其意不甚藏密,又曰:“外甥忽見尋覓,厚備繒彩酬贈。”女子曰:“勿言於人,某偶與朋儕為戲,終卻送還,因循未暇。舅來日詰旦,於慈恩寺塔院相候,某知有人寄珠在此。”超如期而往,頃刻至矣。時寺門始開,塔戶猶鎖。謂超曰:“少頃仰觀塔上,當有所見。”語訖而走,疾若飛鳥。忽於相輪上舉手示超,歘然攜珠而下曰:“便可將還,勿以財帛為意。”超送詣潘,具述其旨。因以金玉繒帛,密為之贈。明日訪之,已空室矣。馮緘給事嘗聞京師多任俠之徒。及為尹,密詢左右。引(“引”原作“述”,據明抄本改)超具述其語。將軍所說,與超符同。(出《劇談錄》)

京城裡有位很有氣魄的潘將軍,家住光德坊。他的老家在湖北襄漢之間,常乘船作生意。一次,船停靠在江岸,有一個僧人乞齋,留住了數日。他很盡心盡意地伺候僧人。僧人要走時對潘將軍說:“我看你的氣質器度,和一般商人不一樣,你的妻子和兒女也會跟你享厚福。我贈送你一串玉念珠,你要好好珍藏,不但能使你發財,以後還能有官運。”以後他又經商了幾年,財產都比得上陶朱公和鄭弦(古時富商)了,後來職居左廣,家住在京城。

他非常珍視念珠,貯在繡囊玉盒中,放到寺廟中的道場內,每月初一拿出來拜一次。一天,開啟盒子和繡囊一看,玉念珠卻沒有了,外面的封條完好如初,其他東西都沒損失。潘將軍有些喪魂失魄,認為這是破產的先兆。他認識京兆府曾在監獄任過職的王超,王超已年近八十,將軍把丟失念珠的事告訴了他。王超說:“奇怪呀,這可不是抓一般的盜賊,我試試看吧,不一定能有結果。”王超有一天經過勝業坊北街,當時正是春雨剛過,看見一個扎著三個環形髮髻的女子,年齡十七八歲,衣服很破爛,穿一雙木底鞋,站在路旁的槐樹下。這時,軍隊中一些年輕人正在玩球,姑娘接球后送還時,踢了幾丈高,於是觀眾越來越多。王超對姑娘的行為感到疑惑,便跟蹤她走到勝業坊北門一個小衚衕中,姑娘和母親住在一起,以縫補為業。王超借其他事由和這母女熟悉了,稱姑娘為外甥女。居室很清貧,睡的土炕,經常幾天不動煙火。有時飯菜很豐盛,有山珍海味。洞庭桔是江蘇進貢之物,皇上用它來恩賜大臣宰相,就是京城中也沒有,姑娘卻拿一隻桔子送給王超,說:“這是別人從宮中拿出來的。”姑娘的性格特別剛烈,王超更覺得疑惑。就這樣,彼此來往了一年多。一天,王超拿來了酒、菜、飯,和她們母女一起吃喝,慢慢地對姑娘說:“我心裡有件事,想告訴外甥女,不知行不行?”姑娘說:“我很感謝你的恩德,恨我無法報答,若能為您出力,就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王超說:“潘將軍丟失了一串玉念珠,不知你知不知道?”姑娘微笑著說,我從哪知道。王超琢磨姑娘的意思,她不會太保密。王超又說:“外甥女若是能給找到,一定用厚禮酬謝你。”姑娘說:“別告訴別人,是我偶然和朋友們玩耍遊戲時做的,終歸一定要送還的,一直拖下來,沒有工夫送還。舅你明天早晨到慈恩寺塔院等我,我知道有人把珠子可放在那裡。”王超按時前往,一會兒就到,當時寺門已經開了,塔院門還鎖著。

她對王超說:“待一會兒你往塔上看,一定會看到。”說完,姑娘象鳥飛似的飛到塔上,在塔頂的相輪上向王超舉手示意。很快,她拿著珠子下來了,說:“你可以還給人家,別送我東西。”王超把玉念珠送給潘將軍,把經過告訴了他。他們想秘密地贈送姑娘一些金銀布匹。第二天去姑娘家,已經是人去室空。給事馮緘曾聽說京城中多俠義之士,他升為府尹的時候,秘密地詢問身邊的人,把王超找來,詳細地詢問了這事的經過。潘將軍所說的和王超講的完全一樣。

賈人妻

唐餘干縣廚王立調選,傭居大寧裡。文書有誤,為主司駁放。資財蕩盡,僕馬喪失,窮悴頗甚,每丐食於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