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慶沒有在家辦,他在宣平坊、東市兩街張榜召集被選官。當時人們認為這是件大事。
李絳
長慶初,吏部尚書李絳議置郎官十人,分判南曹,吏人不便。旬日出為東都留守。自是選曹成狀,常速畢。(出《國史補》)
唐穆宗李恆長慶十年,吏部尚書李絳計議添設員外郎官十人,衙署設在南選街,員外郎官下屬吏人(低階職員)感到辦公不方便。十天以後出為東都(洛陽)留守。從這以後選官有了一種固定的文體——文書(如訴狀,向上級陳述事實的文書)。處理事情很快就辦完。
李建
李建為吏部郎中,常曰:方今秀茂,皆在進士。使僕得志,當令登第之歲,集於吏部,使尉緊縣;既罷復集,稍尉望縣;既罷乃尉畿縣,而升於朝。大凡中人,三十成名,四十乃至清列。遲速為宜。既登第,遂食祿,既食祿,必登朝,誰不欲也?無淹翔以守常限,無紛競以來奔捷。下曹得其循舉,上位得其更厲。就而言之,其利甚博。議者多之。(出《國史補》)
李建為吏部郎中時經常說,當今的人才,都在進士當中,如果我若能當上主考官,就在登第那年,把登第人都集中在吏部,先讓他們在小縣當佐官,任期滿後,再在大縣當縣尉,罷職之後就授職到京畿縣任縣令,逐步升到朝廷。大凡人到中年,三十成名,四十做到清要官,這樣的步驟才比較合適。既然升官就要拿俸祿,既然拿俸祿,就想到朝廷任官,誰不這樣想?不能打破常規侷限,沒有大家競爭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