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部分(3 / 4)

小說:太平廣記 作者:

後任監察。

(出《云溪友議》)

李義琛是隴西人,居住在魏,從咸陽主簿升為監察。義琛少年時死了父親,家很貧困。

唐朝剛開國,他也沒有什麼產業,跟二堂弟李義琰三堂弟李上德在一起住。事奉從祖姑姑,按時問安就像對待父母。武德年間,三人都考進中了進士。他們三人共用一頭驢,到京城去。走到潼關,趕上下大雨,去住旅店。店主人鄙視他們窮困,用客多推辭,不收留他們。

三人往前走往後退都無房可尋,只好站在店門旁邊。有個咸陽的商人看到他們就拉他們同住,同屋的人大多不滿。商人說:“這三個人是去外地學習的,現在沒有住的地方,為什麼看他們這樣狼狽不管?”於是拉著他們與自己睡在一處。幾天後才晴天,路上可以行走了,義琛等人商量把驢賣了以便請請商客。商客暗中知道了,堅決阻止了他們,於是又供給他們三人路上吃的糧食。等到李義琛考中以後,到了咸陽任職,就把商人找來,與他以平等的禮節相見。商人認不出他,只是恐懼謙讓退避。李義琛告訴了他原由,商人才明白過來,於是拉著商人進入正堂。李義琛後來擔任了監察。

劉 龍

劉龍後名義節,武德初,進計於高祖曰:“今義師數萬,並在京師,樵薪貴而布帛賤。

若採街衢及苑中樹木作樵,以易帛,歲取數十萬匹。又藏內繒絹,每匹皆有餘軸之饒。使截剩物,以供雜費,動盈萬段矣。“高祖並從之。(出《譚賓錄》)

劉龍後改名為義節。武德初年,向高祖獻計說:“現在仁義的軍隊好幾萬,都在京城裡,柴貴而布帛賤。如果採伐街路上和花園中的樹木作柴來換帛,每年可換得數十萬匹帛。

另外,倉庫內的繒絹,每一匹都多出一些。讓人把多出的裁下來,以便供給雜費之用,這一動就夠萬段了。“高祖一併採納了他的意見。

裴玄智

武德中,有沙門信義,(《兩京新記》“信義”作“信行”)習禪,以三階為業,於化度寺置無盡(“盡”原作“晝”,據許本改。)藏。貞觀之後,舍施錢帛金玉,積聚不可勝計。常使此僧監當。分為三分,一分供養天下伽藍增修之備,一分以施天下飢餒悲田之苦,一分以充供養無礙。士女禮懺闐咽,施捨爭次不得,更有連車載錢絹,舍而棄去,不知姓名。貞觀中,有裴玄智者,戒行精勤,入寺灑掃。積十數年,寺內徒眾,以其行無玷缺,使守此藏。後密盜黃金,前後所取,略不知數,寺眾莫之覺也。因僧使去,遂便不還。驚疑所以,觀其寢處,題詩云:“放羊狼頷下,置骨狗前頭。自非阿羅漢,安能免得偷!”更不知所之。(出《辨疑志》)

武德年間,有個僧人信義學習佛教的禪宗理論,用三層臺階八事學業,在化度寺建了一個叫“無盡藏”的倉庫。貞觀時代開始以後,人們施捨的錢帛金玉,堆積在庫裡多得數不過來,常讓這個和尚在那裡看管。這些財物分為三份,一份供給天下寺廟的修理費用。一份用來施捨給天下飢寒交迫的窮人,一份充當供佛用品和招待僧人,不使他們困難。男男女女禮拜懺悔的滿寺院都是,爭相施捨,都排不上號。還有的人用好幾輛車送來錢和絹,卸完車就走了連姓名也不留。貞觀年間,有個裴玄智,恪守戒,律,專心勤奮。進入寺裡灑水掃地,幹了十多年。寺內的眾人因為他的品行沒有什麼缺點,就讓他看守那個倉庫。後來他偷偷地盜走了黃金,前後拿走的,不知有多少,寺裡的眾人誰也沒有發現這件事。因為他被派出去辦一件事,於是就沒再回來。大家驚疑他為什麼這樣,到他的住處一看,見他題了一首詩:“放羊狼頷下,置骨狗前頭。自非阿羅漢,安能免得偷!”再不知他到哪裡去了。

度支郎

貞觀中,尚藥奏求杜若,敕下度支。有省郎以謝朓詩云:“坊州採杜若”,乃委坊州貢之。本州曹官判雲:“坊州不出杜若,應由讀謝朓詩誤。郎官做如此判事,豈不畏二十八宿笑人耶?”太宗聞之大笑,改授雍州司法。(出《國史》,明抄本、陳校本作出《國史纂異》)

貞觀年間,主管藥物的大臣上奏皇上徵求杜若這種藥。皇上下令戶部的度支曹承辦。有個部裡的郎官憑謝朓詩中的“坊州採杜若”一句,便委託坊州進貢杜若。該州的某曹的官答覆說:“坊州不產杜若,恐怕是由於讀謝朓的詩搞錯了。郎官做出像這樣的決定,難道不怕二十八宿笑話人嗎?”唐太宗聽後大笑,於是把那個郎官改任為雍州司法。

虞世南

太宗將致櫻桃於酅公,稱奉則尊,言賜則卑。問於虞世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