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部分(4 / 4)

小說:典當(黃金瞳) 作者:悟來悟去

能在上面指揮,嚴禁下到考古現場去,這樣的命令在中國考古史上,估計也是第一次出現的。

也有人提出過從地面開啟一個通道,這樣所有人就都能進入到地下暗河之中,也能加快墓葬發掘的程序,當時這個建議得到了諸多人的支援。

不過在進行了簡單的勘測後,眾人卻發現,在他們的腳下四五米處,全部都是岩石層,厚度高達二三十多米,想要在這上面開個通道,倒也不是不行,但必須要用到大型機械和爆破技術。

連夜請來路橋建築專家這麼一諮詢,結論出來了,在不影響到地下暗河的情況下,這個通道的開通,至少需要四個月以上的時間。

因為距離天鵝湖近了,會導致湖水反灌,距離遠了的話,岩石層太厚,使用炸藥極有可能震塌地下的暗河,只能用水磨工夫慢慢進行。

就在此時,地底墓葬的實際深度,也被測量了出來,足足有一百二十一米,當時公佈結果的時候,這個數字,也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要知道,在國內現有已經知道的墓葬,最深的也不過就一二十米,即使是漢代修建在山體裡的大墓,深度不過二三十米而已。

包括因為技術原因無法發掘的秦始皇陵,經過現代儀器的判斷,也就是三四十米的深度,而眼前這座上百米的墓葬,即使是這些經驗豐富的考古學家們,也是從未聽聞過的。

從地面打通道的建議,至此也被徹底否決了,至少在進入墓葬之前,這個建議不具備實際操作性。

因為即使眾人有耐心等上幾個月,這個通道距離陵墓入口處還有著三四里遠,要是想在那個密道處打個通道,那裡上百米的深度,足以讓路橋建築專家也抓瞎了。

這個結論雖然讓眾多專家們有些沮喪,但是同時,也帶給了他們無盡的遐想,在古代,能有如此實力修建這種規模墓葬的人,其身份已經是呼之欲出了,除卻帝王再無他人。

甚至有些專家已經斷定,這座墓葬就是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