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4)

小說:醒世恆言 作者:溫暖寒冬

也。

再說仲翔到家,就留吳天相同居。打掃中堂,設立吳保安夫婦神位;買辦衣袁棺捧,重新殯殮。自己戴孝,一同吳天祐守幕受吊。僱匠造墳,凡一切葬具,照依先葬父親一般。又立一道石碑,詳紀保安棄家贖友之事,使往來讀碑者,盡知其善。又同吳天祐廬墓一年。那一年中,教訓天祐經書,得他學問精通,方好出仕。一年後,要到長安補官,念吳天祐無家末娶,擇宗族中侄女有賢德者,督他納聘;割東邊宅院子,讓他居住成親;又將一半家財,分給天祐過活。正是:

昔年為友拋妻子,今日孤兒轉受恩。正是投瓜還得報,善人不負善心人。

仲翔起服,到京補風州長史,又加朝散大夫。仲翔思念保安不己,乃上疏。其略曰:

臣聞有善必勸者,固國家之典;有恩必酬者,亦匹夫之義。臣向從故姚州都督李夢進御蠻寇,一戰奏捷。臣謂深入非宣,尚當持重,主帥不聽,全軍覆沒。臣以中華世族,為絕域窮困。蠻賊貪利,責絹還俘。謂臣宰相之侄,索至於匹。而臣家絕萬里,無信可通。十年之中,備嘗艱苦,肌膚毀剔,靡刻不淚。牧羊有志,射雁無期。而遂州方義尉吳保安,適到姚州,與臣雖系同鄉,從無一面,徒以意氣相慕,遂謀贖臣。經營百端,撇家數載,形容憔悴,妻子飢寒。拔臣於垂死之中,賜臣以再生之路。大恩未報,遽爾淹段。臣今幸沾朱級,而保安子天祐,食藿懸鶉,臣竊傀之。且天祐年富學深,足堪任使。願以臣官,讓之天祐。庶幾國家勸善之典,與下臣酬恩之義,一舉兩得。臣甘就退閒,及齒無惡。謹昧死披瀝以聞

時天寶十二年也。疏入,下禮部詳議。此一事鬨動了舉朝官員:“雖然保安施恩在前,也難得郭仲翔義氣,真不傀死友者矣。”禮部為此復奏,盛誇郭仲翔之品,“宣破格俯從,以勵澆俗。吳天枯可試飄谷縣尉,仲翔原官如故。”這點谷縣與嵐州相鄰,使他兩個朝夕相見,以慰其情,這是禮部官的用情處。朝廷依允,仲翔領了吳天祐告身一道,謝恩出京,回到武陽縣,將告身付與天祐。備下祭奠,拜告兩家墳墓。擇了吉日,兩家宅眷,同日起程,向西京到任。

那時做一件奇事,遠近傳說,都道吳、郭交情,雖古之管、鮑,羊、左,不能及也。後來郭仲翔在點州,吳天拍在點谷縣,皆有政績,各升遷去。嵐州人追慕其事,為立“雙義祠”,把吳保安、郭仲翔。裡中凡有約誓,都在廟中禱告,香火至今不絕。有詩為證頻頻握手末為親,臨難方知意氣真。試看郭吳真義氣,原非乎日結交人。

第九卷 裴晉公義還原配

官居極品富於金,享用無多自發侵;

惟有存仁並積善,千秋不朽在人心。

當初,漢文帝朝中,有個寵臣,叫做鄧通。出則隨輦,寢則同榻,恩幸無比。其時有神相許負,相那鄧通之面,有縱理紋入口,“必當窮餓而死。”文帝聞之,怒曰:“富貴由我!誰人窮得鄧通?”遂將蜀道銅山賜之,使得自鑄錢。當時,鄧氏之錢,佈滿天下,其富敵國。一日,文帝偶然生下個癰疽,膿血進流,疼痛難忍。鄧痛跪而吭之,文帝覺得爽快。便問道:“天下至愛者,何人?”鄧通答道:“莫如父子。”恰好皇太子入宮問疾,文帝也教他吭那癰疽。太了推辭道:“臣方食鮮膾,恐不宣近聖。”太子出宮去了。文帝嘆道:“至愛莫如父子,尚且不肯為我吭疽;鄧通愛我勝如吾子。”由是恩寵懼加。皇太子聞知此語,深恨鄧通吭疽之事。後來文帝駕崩,太子即位,是為景帝。遂治鄧通之罪,說他吭疽獻媚,壞亂錢法。籍其家產,閉於空室之中,絕其飲食,鄧通果然餓死。又漢景帝時,丞相周亞夫也有縱理紋在口。景帝忌他威名,尋他罪過,下之於廷尉獄中。亞夫怨恨,不食而死。這兩個極富極貴,犯了餓死之相,果然不得善終。然雖如此,又有一說,道是面相不如心相。假如上等貴相之人,也有做下虧心事,損了陰德,反不得好結果。又有犯著惡相的,卻因心地端正,肯積陰功,反禍為福。此是人定勝天,非相法之不靈也。

如今說唐朝有個裴度,少年時,貧落未遇。有人相他縱理人口,法當餓死。後遊香山寺中,於井亭欄干上拾得一條寶帶。裴度自思:“此乃他人遺失之物,我豈可損人利己,壞了心術?”乃坐而守之。少頃司,只見有個婦人啼哭而來,說道:“老父陷獄,借得一條寶帶,要去贖罪。偶到寺中盥手燒香,遺失在此。如有人拾取,可憐見還,全了老父之命。”裴度將一條寶帶,即時交付與婦人,婦人拜謝而去。他日,又遇了那相士。相士大驚道:“足下骨法全改,非復向曰餓革之相,得非有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