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是一個名將才能做到的事情,充分減少敵方軍民的敵對情緒,使戰爭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這種指揮只有名將才能做到,對於金軍許多將領來說,所過之處一片焦土,難免宋人會拼死抵抗。
可惜的是僕散安貞回去的時候,帶回去了大批宋人,金國現在就只剩下河南以及部分山東還有安徽的疆土了,僕散安貞一下給他們帶回去那麼多宋人老百姓還有降兵,金國還真是不好安置這些人,殺又殺不得,留著也沒地方安置,安置不好的話,又是不穩定因素,讓完顏珣為此頗為頭疼,後來遷怒於僕散安貞,乾脆下狠手,招來一幫人給僕散安貞安罪名,最後將僕散安貞一殺了之!
於是乎一個天大的冤案就此成形,一縷金國的忠魂就這麼飄飄悠悠的駕鶴西去,高懷遠最終嘆息一聲,天做孽猶可活,自做孽不可活也!完顏珣這是自己要給金國挖坑埋了金國,別人又徒奈何呢?高懷遠忽然心生一種緊迫感!
朝堂之爭 第212章 紛雜
放下了這件事之後,高懷遠對於金國已經徹底失去了興趣,他們自己找死,由著他們去吧!他該忙他的事情,還是要忙他的事情的。
可是他不想趙於莒的事情,有人幫著他在想,其中最熱情的便是他的老爹高建,高建在紹興也是第一時間聽說了趙於莒的事情。
這件事被他得知之後,高建立即便動起了心思,他怎麼也沒有想到,當初自己兒子無意間結交的一個平頭老百姓,這個時候突然就飛黃騰達,莫名其妙的成了沂王的兒子,而且聽說是當今朝中第一人史彌遠所親點,於是他便開始坐在屋子裡面合計這個事情。
很快他提筆給高懷遠寫了一封長信,信中替高懷遠分析了這件事的好處,讓高懷遠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聯絡上趙於莒也就是現在的趙貴誠,並且透過趙貴誠,再想辦法掛上史彌遠的關係,無論花多少錢,只要打通了史彌遠這層關係之後,他們父子二人以後便會官運亨通,不說能到京中當個大官,起碼回頭都弄個知府噹噹應該問題不大吧!
高懷遠收到了老爹這封信之後,被高建的這個計劃搞得更是哭笑不得,他老爹現在真是有些昏頭了,當了一輩子官了,居然還沒有他看得清楚這件事之中隱藏的危機,還想讓他透過趙於莒去抱住史彌遠的粗腿,這個時候按照紀先成的想法,躲都躲不過,唯恐避之不及,高建還讓他這麼做,弄不好就會人仰馬翻,他們父子二人都一塊倒黴。
於是他乾脆將這封信置之高閣,只是簡單回覆了一封信給高建,讓高建稍安勿躁,這件事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萬不可這個時候去蹚渾水去。
高建接到了高懷遠這封信之後,被弄得一頭霧水,怎麼也看不出這是一盆渾水,高懷遠為什麼不要讓他去蹚渾水呢?
於是他再接再厲,再給高懷遠寫信,甚至還親自跑去全氏家,拜見全氏,還拿出不少錢,資助全氏和趙於莒的弟弟趙於芮讀書,一心想要透過這個途徑,為自己和兒子謀個更好的出身。
只可惜他這些努力全都白費了,他不這麼做,史彌遠也早已派人將他的情況和高懷遠的情況查了個大概。
這一天史彌遠派出的人終於從大冶縣返回了臨安,在史彌遠的密室裡見到了他:“啟稟相爺,小的這次幸不辱命,已經將那個高縣尉的情況查清楚了!”
史彌遠點點頭道:“很好,辛苦你了!那你就說說吧!”
“多謝相爺關心,小的前些日子受命之後,不敢耽擱,連夜啟程前往大冶縣,並在大冶縣住了一些天,私下裡面打聽出了不少這個高縣尉的事情。
這個高縣尉其實就是一個武夫,他現在最關心的並不是什麼政事,而是整天和一幫泥腿子滾在一起,在大冶縣搞起了先朝時候的弓箭社,組織鄉勇習練射藝武藝等攻殺對陣的技巧,倒是因為這個,他才在黃州立下一些功勞。
此人年紀不大,今年也就是二十左右,這個年紀便當上了縣尉,並且兼任全知大冶縣知縣,也算是混的不錯了,他以前的靠山應該是去年過世的京西路制置大使趙方,其他就沒有什麼可提起的後臺了!
只是他在軍前效力的時候,據說是在孟宗政手下做事,比較受孟宗政的器重,有少數幾個軍中的朋友,其他的都不值一提。
還有就是小的在大冶縣聽聞坊間傳言,這個高縣尉是個愛財之人,此人什麼錢都收,收錢不辦事,弄得不少人私底下罵他無德,看來這傢伙不是什麼好官!連愛財有道都不知道,居然毫不收斂!他名下現在有一個高家老宅,良田大致百畝左右,另外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