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人家的,他倒還是第一個呢!
高懷遠看了一下柳兒不在院子,問了李若虎之後才知道柳兒沒事出去逛街,想買一些東西,也就沒有在意,拿了些錢放在身上之後,給李若虎交代了一聲他的去除,便又出門朝酒樓而去。
他自從到了臨安城之後,還從未如此開心過呢,他萬沒有想到,居然會在臨安城遇上他的恩師,一番長談之後,他便又多了一個巨大的助力,所以今天他的心情可以說好的沒辦法,走起路來都覺得輕飄飄的。
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請那幾個侍衛步兵司的兵卒喝酒了。
待到他到了約定的那個酒樓之後,幾個當差的兵卒已經換了衣服趕到了這裡,並且找了一間單間,只等高懷遠過來了,本來他們還有些忐忑,覺得不會被這姓高的忽悠了吧,他一個沂王府侍衛,比他們的身份高出來不少,犯不著跟他們這麼客氣,但是又不敢不來,寧可高懷遠忽悠了他們,他們也不能錯過這個機會得罪了高懷遠。
當看到高懷遠到了這裡之後,幾個兵卒才放心下來,心裡面很是高興,暗贊這個高侍衛果真是個信人,沒有騙他們空歡喜一場。
這些人都是軍中比較低階的兵校,對於酒菜不太講究,高懷遠便吩咐店家整一桌他們拿手的好菜就行,大魚大肉的上來讓這些人吃個痛快。
一場酒喝的不到一半,高懷遠便和這幫兵校們混了個爛熟,別看高懷遠現在動不動就見的是大官,但是真正喜歡相處的還是這些普通人,和這些人打交道,不用費什麼心思,他之所以要請這些人吃飯,一是高興,要答謝一些他們,另外就是他這段時間以來,也真覺得有些悶壞了,想要利用這種方式放鬆一下心情。
透過和這幫侍衛步兵司的兵校們的交談之後,高懷遠又對臨安城中的軍事系統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而眼下的這種情況,恐怕還是要和當初北宋覆滅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朝堂之爭 第249章 失蹤(下)
南宋兵制不同於北宋,雖然基礎還是建立在北宋兵制之上,但是由於北宋覆滅的時候,禁軍系統已經崩壞,原來的禁軍基本上已經不復存在,南宋的主要作戰力量已經是各地的駐屯大軍。
而北宋的三衙制度也基本喪失,雖然名義上駐守臨安的兵馬還稱之為三司,但是這個時候的三司已經不再統管全國軍隊了,而成為了一個和其它駐屯軍平行的機構。
本來作為京城的臨安,應該是三司並立,也就是說要有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同時駐守臨安才對,但是前些年韓侂冑發動開禧北伐的時候,侍衛馬軍司被調往了建康,準備出兵北上攻打金國,後來開禧北伐失敗之後,侍衛馬軍司便留在了建康,成為了駐守建康的一支駐軍,臨安城只剩下了殿前司和侍衛步軍司兩司。
而高懷遠是屬於殿前司一系的,主要負責內城以及重要官府的守衛,同時還駐守於臨安附近的一些州城,系統比較龐大,兵馬數量也比較多,周邊歸屬於殿前司統馭的兵馬數量大概有七萬人左右,是守禦京城的一支重要力量。
和殿前司比起來,侍衛步軍司規格和規模等級都要低於殿前司一格,步軍司都指揮使也要比殿前都指揮使低不止一級,所以一般情況下,殿前司的人都要壓步軍司一級,地位比步軍司要高出不少。
但是侍衛步軍司這邊兵力也不少,他們總共有兵馬大致兩萬人左右,全部駐守於臨安城,但是主要負責外城的守禦,另外還協助臨安府做一些維護地方治安的工作,所以兩司現在職責比較分明,殿前司主管內城,步軍司主管外城,平時雙方打交道不多。
像今天這種兩個系統的人坐在一起喝酒的情況,在低階軍官之中是不算多見的,而高懷遠以前沒時間也沒機會和侍衛步軍司的人打交道,今天遇上了這個機會,於是便想和他們攀交一下,回頭有機會和步軍司這邊的當官的混熟一些,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機會用上他們呢!
在和那個領頭的馬都頭交談之中,高懷遠對侍衛步軍司的構成也瞭解了個大概,以前他不太清楚這個事情,問罷了之後,才知道侍衛步軍司這支兵馬,總共被編為五軍,以前後左右中編成五軍,分駐各面城牆,像北門這裡這些兵卒,便是屬於步軍司前軍統管。
弄明白了這些事情之後,高懷遠也就對臨安府的軍隊構成全部搞明白了,這殿前司和侍衛步軍司聯合構成了京畿地區的防禦力量,也是保護朝廷皇族的親兵系統,算是皇上的近衛軍。
而眼下史彌遠之所以會如此大權在握,什麼事情都敢做的主要原因,便是他控制了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