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部分(1 / 4)

小說:盜宋 作者:圈圈

眼看蒙古軍來勢十分兇猛,而渡河的宋軍數量實在有限,雖然他們在渡口很快形成了防線,但是畢竟事出倉促,他們沒有準備拒馬鹿砦等物,單單憑藉刀斧手的盾牌和長槍手的長槍,形成了一道單薄的防線。

劉大勇眼看著蒙古大軍來勢非常快,手心不由得捏了一把汗,雖然今日他充當誘敵之軍,但是高懷遠有令給他,讓他只要吸引蒙古大軍追擊他們過河即可,不得損失太多兵將,這個尺度可不是很好把握的,一不小心的話,他很可能和手下的這數千兵將就丟在河西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一仗沒打就已經先失一局了,所以眼下劉大勇內心中十分緊張。

朝堂之爭 第601章 殿後

劉統領,蒙古大軍兵馬太多,如此咱們恐怕頂不住呀!一個劉大勇的親兵眼看著如同山洪一般衝來的蒙古騎兵,感受著腳下傳來的馬蹄踩踏地面的震動,有些驚慌的對劉大勇叫道。

劉大勇額頭上浸出一層薄汗,不由自主的攥緊了手中大刀的刀杆,大聲喝令道:“確實如此,我們恐怕是頂不住!傳令輜重營,立即丟棄車輛,阻礙蒙古軍的衝擊,其餘人等立即退回來,令弩雄武上!以弓弩頂住敵軍,我們退回河東,不得有誤,動作快點!”

於是剛剛組成的兵陣,在得到了劉大勇的命令之後,當即便又散亂了起來,宋軍爭先恐後的朝著渡口湧來,而輜重營那些兵將,則立即將車輛趕到前面,並且斬斷了車轅上的韁繩,拖著這些牲口丟了大車,也朝著渡口湧來。

整個渡口的場面頓時顯得十分混亂,只有弩雄武的兩千兵卒,還算是有序,上前開始列陣,刀斧手為他們設定了一道盾牌和刺槍的防線,其餘的弓弩手在軍官們的喝令下,緊張的列隊,將手中的弓弩朝向了蒙古軍衝來的方向。

大批宋軍開始湧上了渡橋,朝著渡橋東側快跑去,由於太過倉促,人馬擠在一起,令渡橋立即顯得擁擠不堪了起來,不少人一不留神,便被人擠落到了河中,現在河水還很涼,不少人落水之後立即便被凍得直打哆嗦,不得不丟掉了手中的兵器,拼了命的朝著東岸游去。

石卜舉著一杆長柄大斧,率軍分三路朝著渡口的宋軍圍殺了過來,渡口的混亂場景都盡數落在了他的眼中,他心中不由冷笑了起來,宋軍比起彭義斌的兵馬也強不到哪兒去嘛!別看他們守城倒是還算不錯,但是一到平地上,遭遇到他們的攻擊,便立即亂成了一窩蜂了。

劉大勇也沒有想到本來計劃中的撤退居然變成了這幅場景,當即便頭皮麻了起來,如此混亂的程度,簡直可以稱作是潰退了,再這麼擠的話,軍中建制就很可能徹底打亂,結果是即便搶渡過河,再想整隊恐怕也需要很長時間。

突然的變故讓高懷遠也楞了一下,心道糟了,他什麼都算到了,卻忘了交代劉大勇,撤退的時候,儘量保持秩序,而劉大勇顯然也忽略了這件事,雖然戲演得是很逼真,但是這種情況已經演變成了假戲真做了,本來計劃中的誘敵深入的撤退,基本上要演變成徹底的潰退了,如此下去,恐怕不等劉大勇撤過渡橋,蒙古大軍就先咬住他們了。

“糟糕!傳令劉大勇,整軍依次撤退,不得潰亂!令他親自督陣殿後,遲滯蒙古軍追殺!”

高懷遠立即對身邊的傳令兵大聲下令道。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句話果真不假,雖然高懷遠提前已經將事情考慮的很周詳了,但是還是百密一疏,計劃出了漏洞。

傳令兵聞聽之後,立即帶著旗手衝到了渡口東岸,這時候想逆著人群過河傳令已經是不可能了,幾座渡橋上面此時早已擠滿了搶渡御河的兵馬,即便傳令兵有萬夫不當之勇,這個時候也絕難過橋傳令了。

不過這並不影響軍令的傳達,宋代總結了前世諸多的作戰經驗,宋軍在北宋年間,就編制出了一套十分複雜的旗語,透過旗手擺動旗幡,便可以傳達許多既定的命令,而他們又都是宋軍的正規軍,各軍之中都有專司旗語的傳令兵,當傳令兵到達河口之後,眼看不能渡河,便立即揮動手中的旗幡,將高懷遠的將令傳至了河西。

一個傳令兵緊張的望著河對岸的旗手的旗幡,很快便將旗語翻譯了出來,並且傳達給了劉大勇,劉大勇知道自己今天犯了一個大錯,假如繼續任由這麼混亂下去的話,不待他們過河,就被蒙古大軍給堵在河西了。

於是他立即令自己的副將帶督戰隊,奔向幾座渡橋橋頭,整頓退兵的秩序,而自己親自點了兩營精兵,掉頭返回渡口外側,加入到了弩雄武營的佇列之中,並且在弩雄武的佇列前面佈設下了一條防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