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集訓班,對於這幫軍將們來說,簡直跟噩夢一般,平日他們有機會要是入京的話,可是要帶一大批禮物,到京城裡面拉關係,整天都是大宴小宴的胡吃海喝,可是這次過來京城,他們連臨安城都沒能進,便被關入了五常大營之中,開始了對他們來說如同地獄一般的兩個月的強化培訓,一時間把這幫人折騰的是叫苦連天。
高懷遠基本上把能想到的辦法都用在了這幫人的身上,而且他專門把辦公場所也搬到了五常大營,平日裡他和華嶽等一眾高官和這些軍官一起吃飯,一起操練,還要備課親自給他們授課,這幫傢伙們雖然一肚子牢騷,但是看到比他們高的多的樞相大人,也跟他們一樣,不享受任何待遇,讓這幫傢伙有苦難言,找人訴苦都沒地方去說,只能老老實實的按照規矩辦事。
這期間倒是也真有一些刺頭,冒出來挑戰高懷遠定下的這些規矩,但是有高懷遠親自坐鎮,最初一些膽敢違抗軍令者,直接被一擼到底,甚至有一個傢伙直接被貶成了庶民,趕回家種田去了,這一下更是把這幫人給鎮住了,再也沒人幹違抗規定,只能咬牙忍著,照著規矩來。
高懷遠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宋軍的實際情況所致,大量的宋軍軍官長時間根本沒機會參加作戰,所以臨戰指揮經驗極其匱乏,而他們未來將要面對的對手卻將是各個都身經百戰的兇人,所以要是把軍隊都交給這些人去跟蒙古韃子死磕的話,等於是讓他們領著無數兵卒,白白去送死,所以這也是一個短時間有效提升軍隊主將實際指揮能力的一個辦法,為此華嶽和手下準備了一整套的教案,對這些將領進行培訓,高懷遠和華嶽還親自抽出時間,充任教官到五常大營之中為這些主將傳授他這些年一來在戰場上積累的經驗。
他這麼做目的有幾個,一個是透過這種形式,在較短的時間內,改善宋軍之中長期以來形成的以守為主的觀念,讓這些高階軍官明白,只有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手段,讓他們放棄腦海中長久以來形成的以江淮為天塹,抵禦敵軍對南宋的入侵,要讓他們都切實的瞭解,以後宋軍的主要目的將是光復中原,驅除韃虜,而不是繼續這麼偏安江南。
二是透過這種形式的集訓,也可以讓高懷遠瞭解一些這些不太熟悉的高階將領的實際水平,為他下一步對軍隊人員調整做好準備。
三是明確的告訴他們,武將的地位已經不像以前那樣,處處要受文官的掣肘,要這些武將們摒棄宋軍長久以來形成的死板的陣戰方式,像以前那樣只要出兵打仗,就捧著朝廷下的陣圖死板硬套的來進行佈陣,而是要求將領們因機設變,觀釁制宜,掌握戰場實際情況之後,靈活指揮軍隊。
四是將他和部下們常年以來,研究出來的以步軍剋制敵軍騎兵的方法也傳授給這些將領們。
這樣的集訓班每一輪時間雖然只有兩個月,但是對於這些未曾上過戰場的軍官們來說,卻都可以說是受益匪淺,讓他們學到了許多實用的指揮經驗。
每一次輪訓班,高懷遠都會讓每一個將官以一場大規模作戰為背景,給出詳細的敵我雙方的情況,然後讓這些將官們自己制定一個作戰計劃,檢驗他們對於這兩個月時間的所得。
這樣的考核使得高懷遠和華嶽他們這樣的人可以直觀的瞭解到每一個參訓軍官的實戰指揮能力,不合格者,直接淘汰抑或降級使用,如此一來從軍中清理掉了一大批不稱職的軍官。
除此之外,高懷遠還和樞密院還做了一個以前想做而沒有做成的事情,那就是推出了一個全新的舉措,以華嶽為,成立了樞密院參謀總部,以專業人員,專門制定國家防禦政策,除了樞密院成立參謀總部之外,又在軍官系列之中增加了參將一職,而這種參將的級別隨著他們所輔佐主將不同而不同,不是代表的一個品級,而是在他們主將身邊充任參謀一職,專司幫助他們的主官設計制定各種作戰計劃,以提供給他們的主官參考,不負責直接領兵,必要的時候可以參與後勤管理。
如此一來,可以說是完善了宋軍的指揮系統,使軍隊的主將臨戰之時,可以少犯一些錯誤,雖然這種安排只是起步階段,許多東西還很不完善,但是畢竟卻邁出了第一步,對於提高宋軍將領的指揮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至於改善,大可以後逐步進行。
時間總是在忙碌的時候過的很快,眨眼間從逼宮事件算起來,很快便又是將近一年時間過去了。
高懷遠在這一年時間裡,忙忙碌碌一刻都不得休息,甚至連回家探望一下家人,看看他那個小女兒的時間都沒有,好在他的小女兒滿週歲的時候,秋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