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派兵連連攻擊楊妙真所在的院子,但是幾次都沒有成功,被楊妙真領著護衛連連擊退,還傷了不少的手下,氣的張惠大罵手下無能,馬上將村外留守的兵馬也調入了村中,只剩下了少數一些人,負責把守村外,以防有人從村中脫逃。
這一仗一直打了一個多時辰,畢竟楊妙真也是紅襖軍之中出了名的女將,手下功夫不弱,而且很會帶兵打仗,雖然她的兵力不多,但是在她的指揮下,還是連連擊退了張惠的進攻,打了半天愣是沒讓張惠攻入院子,還殺了不少張惠的手下。
可是即便如此,畢竟她的兵力有限,連番激戰之下,她麾下的護衛在張惠手下的猛攻之下也傷亡很大,漸漸的人手開始有些不足,連楊妙真也不得不手持弓箭,在院牆上射殺院外的敵軍,當她射出了一箭之後,探手去箭囊之中取箭,卻一把抓了個空,低頭一看,箭囊裡面已經沒了箭支了,再一看四周院牆上的那些手下,這會兒也都停止了放箭,正在揭下牆頭的磚頭,朝著院外猛砸。
原來這次他們離開楚州,準備不足,隨身攜帶的弓箭數量很是有限,沒想過會在路上出事,結果一番激戰之後,他們的箭支終於耗盡了。
院牆上的弓箭射一停,張惠便立即意識到楊妙真已經沒了箭支了,立即大吼道:“來人呀!給我加把勁呀!他們已經沒有箭支了,攻進去生擒楊四娘,大家都一起樂呵呀!”
叛軍聽罷之後隨即加勁開始朝著院子攻了上來,沒了箭支的攔阻,他們終於扛著圓木衝到了院門外,開始重重的撞擊院門起來。
幸好這家院子的主人以前是當地很有錢的人,院牆修建的十分堅固,而且大門也是用上好的厚木料製成的,這才沒有一下便被叛軍撞開,但是在叛軍連續不斷的撞擊之下,院門還是開始破裂,眼看也撐不了多久了。
楊妙真一邊派人扛住院門,一邊心念急轉,心知今天她可能無法逃離這裡了,而且她還帶著兩個兒子,外面全部又都是張惠的騎兵,假如讓張惠攻入院子的話,她恐怕是難逃受辱,而且兩個兒子也絕對會被張惠所殺,於是她將心一橫,立即找到了兩個如同驚弓之鳥的兒子,對他們說道:“李璮、李通,你們可是怕死嗎?”
雖然李璮和李通兩人很害怕,但是他們畢竟從小就受到李全和楊妙真的薰陶,知道膽小怕死丟人,於是都強自裝作鎮定點著頭道:“不怕!”
楊妙真含淚拍了拍他們兩個的腦袋,苦笑道:“不愧是我楊四孃的兒子,有種!今天外面來了叛軍,我們恐怕是走不了啦,你們也拿起寶劍,隨娘一起殺出去,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不要丟了你爹的人,也別丟你娘我的人!即便是死,也要象條漢子一般的去死,你們兩個聽明白了嗎?”
李璮近年已經快十歲了,生的虎頭虎腦個頭遠遠過和他同齡的少年,而且李璮從小也跟著李全和楊妙真習武,練得了一手不錯的槍法,很有點他爹李全的風範,雖然因為年幼尚未經過陣仗,但是膽子也著實不小,而老二李通年紀尚小,只有六七歲年紀,當然沒有什麼本事,但是兩個人到了這個時候,明白今天是沒得選擇了,沒人知道他們在這裡受到了叛軍的圍攻,援軍是指望不上了,於是紛紛點頭答應,李璮自去取了一杆輕便的素木槍,而李通則被一個健壯的扈從揹負在了背後,準備跟著楊妙真一起殺出去。
而楊妙真將院子裡面尚有一戰之力之人集中在了前院之中,對他們叫到:“弟兄們,今天張惠背叛於我,想要侮辱於我,你們可願意隨我殺出去,將張惠給宰了嗎?”
這些人都是楊妙真的親信之人,聽罷了之後紛紛振臂高呼道:“小的願意隨恩堂出去擊殺叛賊!”
楊妙真很是欣慰,含著熱淚點了點頭,下定了決心,要出去和張惠決一死戰,她這個時候抱了死志,即便是死,也絕不能活著被擒,於是她翻身上馬,提起了她成名的那杆梨花槍,並且要來了一根火把,打算點燃梨花槍前端的那個噴火筒的引線,正待下令開啟大門,領著兒子還有這些扈從殺將出去的時候,突然間聽到院子外面撞門的聲音停止了下來,而且院外的張惠的叛軍大亂了起來,還傳來了一片喊殺之聲,更多的是叛軍的慘叫聲。
已經抱有死志的楊妙真和她的手下扈從們都有些疑惑,這個時候外面會生什麼事情呢?怎麼聽起來似乎是張惠的叛軍突然遭到了襲擊了?
於是驚疑不定的楊妙真趕忙命人上牆查探,結果一個扈從探頭朝外一看,立即狂喜著叫道:“有人來救我們了,有一支兵馬殺入了村子,正在趕殺叛軍呢!”
楊妙真聽罷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