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一邊走,一邊放賑濟,本來可以四五天走完的路,卻一下多走了三四天,直到第九天頭上,才看到了徐州的城牆。
徐州城的陸付同提前已經得知了宋軍兵來徐州的訊息,這一下慌亂了起來,他本來確實打算擁兵自重,以自己的兵馬為砝碼,換取朝廷封賞,讓他繼續留在徐州當他的鎮守,起碼也給他弄個刺史噹噹。
可是沒成想的是宋軍這個招討使大人,居然不吃這套,不但沒有封他的官,居然還領兵殺奔了徐州,這一下陸付同豈能不慌呢!
陸付同其實這些年一來,一直都對李全心懷不滿,他以前是季先手下的頭領,李全配合朝廷威逼他們,實在是不夠道義,後來雖然無奈投降了李全,但是陸付同一直都沒將自己當成李全的手下看待,一直在找機會獨立出來。
現在朝廷兵討剿李全,正是他的一個大好機會,忍耐了好多年的陸付同終於翻臉不認李全了,不管李全如何催促他出兵支援楚州,他就是不肯答應,找各種理由進行推脫,最終李全還是落得一個兵敗身死的下場,陸付同覺得這口氣終於出了。
可是他的如意算盤著實不如意,雖然他在決心擁兵自立的時候,開始大量擴軍,並且在徐州周圍強徵糧草,囤積起來為戰爭做準備。
但是當他知道宋軍真的要打過來的時候,卻又害怕了起來,因為他也不是笨蛋,李全以前可比他牛多了,手下擁兵十萬以上,而且其中還有不少人都是隨他南征北戰多年的精兵,比起他眼下東拼西湊起來的這兩萬多烏合之眾要強的多,可是結果呢?打來打去,卻被宋軍打得最終在邳州城外全軍覆沒,連腦袋也被人家砍去了。
他再看看他的實力,說起來湊起了兩萬多人,其實其中真正能打的也就是四五千人左右,另外有兩三千人是年前收攏的新丁,剛剛操練的不久,現在上陣勉強能排出個陣列,一打仗就不成了,至於剩下的一萬多人,也都是近期剛剛強拉來的,連武器都沒有配齊,不少人只能提溜著木棍充當兵器,這樣的兵將要是能打敗宋軍的話,還真是見鬼了!
朝堂之爭 第573章 徐州有變
陸付同心知打是打不過的,於是在得知宋軍啟動的訊息之後,馬上就開動腦筋想了起來,他琢磨了一陣明白過來,這次朝廷看來是不準備再培養出下一個李全了,他們這些人投降則罷,賞點錢,封個小官,然後調到其它地方養老去!假如不投降的話,那麼結果只有一個,就是跟李全一樣,被一刀兩斷。
陸付同不甘心這輩子在南宋當個小官,然後一輩子被閒置起來,現在多如意呀!偌大一個徐州城,就他一個人說了算,想要什麼有什麼,想幹什麼幹什麼,誰也管不著他,投降是不行的,畢竟他還有砝碼在手,怎麼也要把利益最大化,可是如何才能用他的資本換取更大的利益呢?
陸付同心裡面緊琢磨,最後靈機一動想到了金國,你大宋不是不肯讓我在這裡當草頭王嗎?那麼也好,老子不跟你們玩了,徐州本乃是金國之地,我把徐州獻給金國,料定金國人定會封賞老子更多,而且你不是打李全嗎?老子投降金國,讓金兵入城,你一個招討使,還能擅自和金國動國戰不成?
陸付同想明白這一點之後,立即召集了手底下的親信商議此事,這些傢伙和他一個想法,不甘心就這麼放棄已經到手的富貴,雖然不太高興投降金國,但是眼下這也是唯一的辦法了。
於是他們一拍即合,陸付同馬上便派快使前往歸德府求見金國官員,金國官員得知陸付同想要獻徐州歸降,此事事關重大,不敢有些許怠慢,令人備下快馬,帶著陸付同的信使,馬不停蹄的直奔汴梁城,求見金主完顏守緒。
完顏守緒對於這個訊息是又驚又喜,現在他也知道南宋已經兵征討李全軍的訊息,只是因為蒙古人實在逼得太緊了,他抽不出手去管這件事,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再和南宋朝廷起什麼齷齪,於是便放任自流,任由宋軍攻打李全,而不許自己的人插手過問此事。
但是他沒成想天上居然會掉餡餅,被李全當初奪去的徐州居然會主動要求歸降他們金國,這麼一來,徐州偌大一塊土地就又歸於他們金國領土了,這件事實在是來的太好了,完顏守緒一時被此事高興暈了,當即下旨,封陸付同為徐州宣承使,這可是正四品的官,總領徐州軍政兩務。
並且完顏守緒不放心,怕宋軍這次幹掉李全之後,又攻打徐州,生怕這個陸付同擋不住宋軍,好不容易重歸於他們金國的徐州又被宋軍給佔去了,所以他急令歸德府急調集兵馬,進駐徐州,協助陸付同鎮守徐州。
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