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養雞餵狗、扶父親上床,給母親擦身……總之,只要“媽媽喜歡”,他都去做,包括一些家庭主婦都不易做好的奶油蛋糕。而他卻照常上學,並擠出時間做好作業。即使有人請他看電影,這在一般孩子是求之不得的樂事,而他卻“人在外面,心在家裡,一分一秒地記掛著父親母親。”正是這個早熟的孩子,在安葬母親之後,又決心為父親在沙漠呆一輩子,因為“這裡氣候對爸爸腿好”。當“我正為他的孝心十分感動的時候,他卻說明:他們並不是我親生的父母。”這個八歲才從孤兒院領來的孩子對養父母無私而深摯的愛,是那樣震撼“我”的心靈:“我喃喃地望著面前這個紅頭髮的巨人,覺得自己突然渺小得好似一粒芥草”。在《這樣的人生》中,作者透過對瑞典老人免費為地區打掃街道,七十四歲的艾力克自願無償地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