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高爾基那樣也寫工人、窮人。
四
“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從華北直逼南方。上海局勢危在旦夕,她回到廣州。
不久,上海淪陷,很多著名人士如郭沫若、廖承志、茅盾、夏衍等,都雲集廣州,盛極一時,文化工作很活躍。歐陽山組織了戰地文藝工作團,計劃去前方宣傳抗日,鼓舞士氣,同時蒐集材料搞創作。這件事,頗得廖承志的支援,還捐助了一些經費。
在郭沫若創辦、由夏衍主持的《救亡日報》,林林和她共同負責編副刊。她還參加了“廣東文學界救亡協會”,積極從事抗日宣傳。
侵略者的魔爪很快又伸向廣州,在敵機的狂轟濫炸下,繁華的五羊城裡,頃刻之間樓倒屋塌,屍橫遍地。那拋灑在街頭的同胞的熱血,激起了活著的人對敵人的切齒仇恨。進步青年紛紛到前方去,到武漢找八路軍辦事處去。草明安排好三個女兒後,也和歐陽山毅然奔向鬥爭最需要的地方。
他們乘車到長沙,便聽說漢口失守,只好在長沙下車,找到郭沫若。後來,又看到剛從新四軍回來的吳奚如,他把草明和歐陽山帶到八路軍辦事處。吳奚如也是左聯的作家,搞過工人運動,這時正跟隨著周恩來副主席。
過了一兩天,她聽了周副主席的形勢報告,和在座的一千多個幹部同樣,霧濛濛的心頓時豁亮了。
她和歐陽山向周副主席請示,要求工作。周副主席讓他們到湘西沅陵去辦報。那裡比較偏僻,聚居著苗、彝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