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4 / 4)

巨大的鋼鐵企業代替瞭解放初期陳舊破落的小工廠。這三部反映工業題材的作品,正好構成一部我國五十年代的工業發展史。她著力塑造的三個先進工人的典型形象——孫懷德、李學文、李少祥——概括了老、中、青三代工人的精神面貌,恰似一部建國初期的工人階級成長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新社會殘存的舊意識、舊習慣一天天減少,而新道德、新風俗一天天發展。三部作品還如實地揭示出,共產黨對工業的領導,由不熟悉到熟悉,外行變成內行,這樣一條發展的客觀規律。

比較來看,她寫工廠寫工人的作品,一部比一部規模大、氣魄大。這是我國工業發展的必然結果,也與她本人對生活的深入體察,熟悉和努力分不開。

對於《乘風破浪》這部作品,在經歷了滄桑二十幾年後的今天看來,構成它的主要矛盾的衝突——領導的保守、官僚主義與工人創造性、積極性的矛盾,還是站得住的。而對於政治與業務,黨委領導與企業行政管理等關係問題,在認識上還值得探討——這些一直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長期摸索,需要繼續解決的問題。

鞍鋼十年,是她一生中極可寶貴的歲月。除了《乘風破浪》,她還創作了中篇小說《小加的經歷》,短篇小說《誕生》、《迎春曲》、《姑娘的心事》、《姑奶奶》和報告文學、散文、雜文數十篇。此外,在鞍山市文聯的協助下,她組織了工人業餘文學創作學習班。在整整九年中,她熱情、無私地輔導了一百多名業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