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都是很精彩的;她很敬重魯迅,覺得他很能暴露中國人性格中的陰暗面和劣根性,而魯迅之後,可惜這種傳統便中斷了。她也讀過蕭伯納(GeorgeBernardShaw)、赫胥黎(ThomasHenryHuxley)、威爾斯(H。G。Welles)的作品,尤其看了不少JamesJones的通俗小說。1994年,她在臺灣出版了散文集《對照記》,因此臺灣第十七屆《中國時報》文學獎特別成就獎給了她,另外還榮獲臺灣聯合報讀書人1994年最佳書獎。為了這個獎,張愛玲終於給《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寄了一篇得獎感言《憶西風》,12月3日該報發表了她的這篇文章。這是時報“人間”副刊十年後第二次發表她的作品。這一篇小文令臺灣文壇欣喜若狂。雖然我剛接到她拒收的信,但讀到她的文章也使我十分激動。1995年5月臺灣舉辦“張愛玲文學研討會”,同時舉辦“張愛玲影展”,這標誌著海內外讀者和研究家、文學史家們對於張愛玲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的一致認同。
五
她不喜歡父親,也說不上對母親有多少深摯的愛,但除了天賦,父母畢竟為她走上文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