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和對社會的瞭解。家中三教九流,各式各樣的客人都有,大人坐在沙發上聊天,有的高談官場見聞,有的大聊闊人新娶姨太太,哪家小姐嫁給有權有勢的丈夫。動亂的時局和不斷猛漲的物價也是大人常議論的內容。不管談什麼,楊沫總喜歡躲在沙發的一角,津津有味地聽著。楊沫還喜歡音樂。當時著名的崑曲家紅豆館主借楊沫父親的學校教崑曲。小姑娘每每路過這裡,那悠揚婉轉的樂聲、幽雅動人的演唱,就像磁石般把她吸住。她用全部心靈痴痴地諦聽、欣賞,對“如泣如訴,飽含著萬種柔情的崑腔曲調”非常喜愛。孩子的痴情感動了紅豆館主並收她作了徒弟。這是她最初的“美的陶冶,美的感受,美的摯愛。”
童年生活沒有溫暖,不幸的遭遇給楊沫孱弱稚嫩的童心投下深深的陰影。但童年生活也有陽光,大自然的美,書籍、音樂,是她心中的太陽。在那裡,她有過歡樂,有過幻想和希望。
少年:在流浪、掙扎中找到了親人
十四歲那年,楊沫剛剛讀完高小一年級,還差一年才能畢業,但為了躲避腐朽的家庭,她自作主張,跑到西郊,考進西山溫泉女子中學,過起住校生活。在風景如畫的校園裡,她除了應付必要的功課以外,全身心傾注在讀書之中,廣泛涉獵古今中外文學名著。“五四”以後,我國反封建、爭自由民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