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了眾人的視線。
不少大臣沉思起來,看這形勢,唯一有可能繼位的只有三皇子的,還是戶部尚書機靈,竟然被他搶了先。
不少原本就屬意三皇子的官員紛紛附和,提議由三皇子監國,待陛下身體康復後再由陛下做主。
“這不太好吧,畢竟名不正言不順……”中立派的人卻不這麼想,這監國的權利一旦交出去,再想要回來就難了。
“大皇子叛出,二皇子已死,四皇子病重,各位覺得三皇子還不夠名正言順?那不知各位屬意誰?”
“三皇子畢竟年幼,不如還是由內閣主導,六部享負,三殿下從旁學習,如何?”
“三殿下畢竟不是太子,除非皇上同意,否則行監國之事有些越權了。”
吵吵鬧鬧了一陣,誰也說服不了誰,只有原本站在雲家那邊的官員默不吭聲,直到渠總管去而復返,拿著一道聖旨進來。
“各位大人,這聖旨是皇上所書,叮囑咱家平叛後宣讀出來,各位大人不妨一起聽聽。”
眾人呼啦啦地跪了一地,“吾皇萬歲……”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三皇子滕譽,乃正宮嫡子,日表英奇,天資粹美,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為重任,以安萬物……內外兼修,遐邇屬意,朝野具瞻,宜乘鼎業,允膺守器,今立三皇子滕譽為皇太子,所司具禮,以時冊命,上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大臣們心思各異,有人笑著問:“渠總管,不知陛下這聖旨是何時所書?之前並未聽陛下提過。”應該說,之前皇帝屬意的人一直是四皇子,突然封三皇子為太子,有點突然了。
“咱家知道各位大人猜疑什麼,此聖旨是皇上親筆所書,就在雲將軍逼宮之時,請各位大人驗證!”
渠總管將聖旨交出去,抬頭就對上三皇子頗有深意的眼神,他忙低下頭,退了出去。
幾位老臣一一傳閱,再三辨認,確定是皇帝的筆跡無疑。
也有人提出筆跡可以仿造,被人噴了一臉。
“這筆跡可以仿造,玉璽卻不能!而且這聖旨可以確認是今日才寫下的,叛賊逼宮到現在,宮裡不能出入,敢問,三殿下要如何才能事先得知叛賊今曰會逼宮,如何事先將代筆之人帶入宮,又如何能未卜先知做出個假玉璽?”
不過一天時間,除非三皇子真能預知未來,否則怎麼可能一切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