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3 / 4)

靜小小興奮了一把。

前面說過,蘇婕是一年四季都讓人看不出她換過衣服的人,眼睛也是,換了從來沒有人發覺;另一方面,蘇婕還是一個對時間觀念刻板到有些偏執的人,偶爾記日記,她的時間一定是精確到秒的。在大家都已經習慣用手機代替手錶的時代,蘇婕的腕上,一直戴著她母親在她七歲那年買給她的那一塊古董手錶。並不是像別的失去母親的孩子那樣作為護身符,只是單純為了看時間。

在蘇婕,只有知道具體的時間,才能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才能判斷一部作品的真正的價值。所以,對於她喜歡的那些作家的生辰以及去世時間,對於她喜歡的作品的出版時間,蘇婕記得非常清楚。

蘇婕,是一個活在時間軸上的人,讓她更有存在感的,不是錦衣玉食或者名利財富,而是具體的時間。

但是,前面也說過了,蘇婕不喜歡中國古代文學,所以,對於老師吩咐以外的書目,她不會多看一眼。對於文學史後面的年表,更是除了她喜歡的為數不多的幾個詩人、作者之外,她翻都不翻。

在轉生的蘇婕,也就是李靜的意識裡,應天府,只有明朝的南京因為朱元璋在那裡稱帝曾經被叫過;北宋的應天府,她也是真正經歷了才知道的。

知道了自己生存的大致年代,李靜心中難免小小想象了一下與歷史名人的邂逅,李靜喜歡的古代文人,宋代的話,就是柳永、蘇軾、辛棄疾,李清照勉強也算一個。

柳永(987?…1053),

蘇軾(1037…1101),

辛棄疾(1140…1207),

李清照(1084…1155)。

柳永、蘇軾是北宋人,李清照生活在兩宋之間,辛棄疾是南宋人。

雖然李靜猜不出景德三年是哪一年,但是,按照當時人稱京城為東京而不是臨安,她大致猜到了自己生在北宋。

柳永比蘇軾大五十歲,在文學史年表上不過幾頁之間;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李靜算了算,雖然兩人有共生的時間,可是,她還是決定不貪心,屏棄柳永,只在心中祈禱自己與蘇軾生活在了同一時代。

其實,李靜還可以祈禱自己生活在兩人之間的,比如,她正好出生在了1007年,這樣,兩個人就都有機會見到了。不過,李靜顯然不是一個特別靈活的人;更主要的,不是一個貪心的人。

李靜祈禱完了之後,莫名其妙的,她的耳中冒出了久違了的李娜的聲音,“還有我家範大人”,躺在斜坡上,李靜失笑出聲。

對於李娜如偶像般心心念唸的那位範大人,李靜只知道他的《岳陽樓記》和他的“碧雲天,黃葉地”,後一首隻記住了那兩句的詞,還是託了王實甫《西廂記》的“碧雲天,黃花地”。

至於那位大人的生平,作為文科出身,李靜記住了一個失敗了的“慶曆新政”,其他的,她完全沒有印象;而且,她也沒有做李娜的手腳,為她取得範大人簽名合照的意願。畢竟,要是她活過這一世再轉生的話,應該也沒有機會見到李娜。

某些方面,李靜缺乏想象力的不像一個青年人。

李靜心中的YY略過,自那日之後,李靜比平時更加努力練功,並且開始了收集她所能看到的所有的詞。

不僅如此,李靜還學了鼓和琴。雖然心中期待著與蘇軾生活在同一時代,李靜學了鼓,練足了丹田之氣;同時,另一方面,萬一她是與柳永生活在了同一時代,她希望見到大師的時候,自己至少會彈唱對方的一首詞曲。為此,李靜還學習了詞譜、音律。

一度,朱夫子以為李靜開竅了。可是,在知道李靜只對詞譜、樂譜感興趣之後,心中對於不學無術的李靜的失望,比之前更勝。

就像戲子在明清時期是下九流一樣,在宋代,填詞作曲,也是難登大雅之堂的;那些唱曲兒的,更是隻出現在叫瓦肆的下九流的地方。正統文人,作詩更優於作詞,雖然,在後世歷史中,宋詞才真正代表了宋代的最高文學成就。

()免費電子書下載

朱夫子失望,朱氏皺眉,連一向最喜歡李靜的秦芳,都用幽怨責備的眼神看著她,可是,李靜還是鑽進了音律之中。除了練武的時間,李靜經常拿了銀錢到瓦肆聽人彈琴唱曲,到書坊買了音律方面的書自己啃,甚至死皮賴臉拜了一個琴師藝人為師。

幾月間,河南郡王府養在外的最小的世子流連瓦肆的狼藉聲名就傳了開來。不得不說,要論起八卦精神來,古代人可是絲毫不輸於現代人的,而且,那誇張的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