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
音樂家貝多芬在兩耳失聰、窮困潦倒之時,創作了他最偉大的樂章;席勒病魔纏身十五年,卻寫出了他最著名的著作。為了得到更大的成就和幸福,班揚甚至說:“如果可能的話,我寧願祈禱更多的苦難降臨到我身上。”
帖木兒皇帝的經歷也證明了這一點。他被敵人緊追不捨,不得不躲進了一間坍塌的破屋。就在他陷入困惑與沉思時,他看見一隻螞蟻吃力地揹負著一粒玉米向前爬行。螞蟻重複了69次,每一次都是在一個凸起的地方連同玉米一起摔下來,他總是翻不過這個坎。哦,瞧!到了第70次,它終於成功了!這隻螞蟻的行為極大地鼓舞了這位彷徨的英雄,使他開始對未來的勝利充滿希望。
當你足夠強大,困難和障礙就微不足道;如果你很弱小,障礙和困難就顯得難以克服。
向困難屈服的人必定一事無成。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一個人的成就與他戰勝困難的能力成正比。他戰勝越多,取得成就越大。
成就平平的人往往是善於發現困難的天才,善於在每一項任務中都看到困難。他們莫名其妙地擔心,使自己喪盡勇氣。一旦開始行動,就開始尋找困難,時時刻刻等待困難出現。當然,最終他們發現了困難,並且為困難所擊敗。
他們善於誇大困難,缺少必勝的決心和勇氣。即使為了贏得成功,也不願意犧牲一點點安樂和舒適作為代價。總是希望別人能幫助他們,給他們支援。
如果機遇總是不曾垂青他、他總是找不到自己喜歡做的事,那他就承認自己不是環境的主人,他不得不向困難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