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港口,這個預期的利益還真是巨大。
“如果貴我兩國達成協議的話,如果我國商船也享受同樣權利的話——”朱永興似笑非笑地看著詹姆斯。
“當然,這個——”詹姆斯有些尷尬,畢竟這超出了他的授權範圍,他還要回東印度公司進行彙報商議,“這個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能成功地興復華夏,重新屹立起來的皇明將是一個開放的國度,閉關鎖國、禁海封港將是隻在歷史書上才能出現的字眼。皇明的港口也將不會拒絕所有非敵對國家的商船,朱永興很狡黠地利用了詹姆斯的固有觀念,實際上,這個承諾幾乎沒有什麼損失。
而英國目前在亞洲的勢力還很小,雖然有東印度公司入侵印度,但英國的地位並不鞏固,它所控制的地方很小,大片土地仍保留在大大小小的土邦王公手中。使印度完全成為其殖民地,按歷史上的時間表,還有將近兩百年的時間。
兩百年?朱永興不會讓歷史重演。國內戰爭結束,皇明會成為一個開放的國度,也將成為一個擴張性的帝國。與遠道而來的殖民者相比。皇明在地理和人員數量上佔有絕對的優勢,這也是朱永興的自信所在。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朱永興曾在講武堂和書院講過,雖然還不為多數人所理解,但種子已經植入泥土,生根發芽只是時間問題。
……………
順治十八年冬天的寒冷已經過去,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彷彿也在溫暖中復甦,沿街乞討的多了數倍。北京城哈德門以西的店鋪屋下、破廟裡擠滿了這些人。一家家、一窩窩地在城牆根搭起了破庵子、茅草棚。北京城內屢遭兵亂。人口十去五六。東直門內外瓦礫遍地,有的是空閒地方,不然真要人滿為患了。這些人大都操關東口音,也有不少象是直隸、山東、河南一帶的人。他們披著襤褸的棉襖,腰間勒根草繩,端著破碗向人們討飯。
自多爾袞垮臺之後,鑲黃旗的旗主鰲拜,認為當初圈地的時候。自己這一旗吃了虧,便仗著自己的官勢和權力,提出圈地應按八旗排列順序,冀東的土地按順序應歸黃旗所有,要求和正白旗換地。如果土地不足。則“別圈民地補之”。
這樣一來,不僅八旗之間鬧起了糾紛,老百姓的日子更沒法過了,地也不能種了,家也不能待了,只好攜兒帶女逃出家門,在京城附近乞討度日。京城內成群結隊的難民,都是由於“改圈”地造成的。
順治沒有選擇宗室親王擔當輔政大任,而是選擇了異姓大臣。這跟他幼年時期多爾袞專權的經歷有關,他不想再出現一位“多爾袞”來操控子孫的天下。但權力是一個魔杖,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思想。結果,雖然沒有了多爾袞,但卻將出現專權的鰲拜。
位居四輔臣之首的索尼是四朝元老,位望隆重,但已年老多病,畏事避禍,在很多事情上往往疏於過問;蘇克薩哈屬正白旗,原本依附多爾袞,在多爾袞死後,因為告發剛剛死去的多爾袞,因此受到順治重用,在四輔臣中名列第二。但他是從多爾袞那邊分化出來的,索尼等人都瞧不起他;列名第三的遏必隆出自名門,但為人庸懦,遇事無主見,又屬鑲黃旗,常常附和鰲拜;鰲拜雖然屈居第四,但由於資格老,軍功高,常常氣勢奪人。
老皇晏駕,新皇登極,大赦天下,開科選士,這是幾朝傳下來的慣例。實際上,不等聖詔頒發,各省的舉子們便紛紛趕來京城,租房住店,一邊講詩、論文,一邊專等恩詔頒發。
雖然很多舉子們趕來等待開科取士,但數量並不如預期中那麼多,客店老闆對此是最有發言權的。等到南明光復了滇省省城昆明,訊息傳來,又有不少舉子退房而走。
讀書人呢,他們的志向要當官管理國家,也就是俗話所說的“學而優則仕”。所以,當沒有選擇的時候,雖然內心裡可能會對神州陸沉痛心疾首,但勇敢地站出來的讀書人都被滿清消滅了,其他的人就會覺得就只能參加滿清的科舉,以不辜負自己的寒窗苦讀。
但在南明又有了中興的希望時,參加滿清的科舉弄不好便會成為一生的汙點,成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憾事。而且,老一代的縉紳士人多數仍然心懷皇明,作為長輩,他們對年輕一代士人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儘管永曆還在緬甸,南明政府不能開科舉,但建立起了書院體系,也給了士人實現自己理想的機會。
“你一個臭舉子,抵不了我一個三等奴才,哪有你說話的份兒?”陸文揚耳旁依然響著刺耳的話,背上被鞭子抽過的地方火辣辣地疼,這是他剛剛路見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