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跟隨他去安南的這些人,有些是可倚重的,有些是要觀察改造的,還有些是準備重點培養的。比如劉震和馬自德,還有魏勇之子魏君重等年輕人,加以薰陶和調教,很可能會成為擁戴朱永興的中堅力量。畢竟年輕人的思想還沒有完全固定,可以逐漸加以引導。培養新生力量,加快新老交替的節奏,也是朱永興所要採取的長遠之策。
“陳國公,宜川侯。”朱永興直接點將佈置,東去安南的工作應該可以開始了,“二位老成持重,當為我軍前鋒。路上要嚴肅軍紀,不可擾民害民,對當地土官也要以禮相待,不可欺凌。”
“末將遵命。”
朱永興沉吟了一下,去安南的路線已經確定,並且有鄭家的人作嚮導,應該沒有什麼問題。麻煩的是大批非武裝人員的跟隨,除了猛山克族以外,由三江以內逃難來的百姓也有很多,還有明軍的家眷,以及傷殘軍人……
在別人看來,這些非武裝人員是個累贅,這種麻煩可背可不背。不錯,確實是累贅,朱永興也是這麼認為。但他還有更深遠的看法,首先要在安南紮根立足,光靠軍隊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定的民眾基礎;其次,傷殘軍人在安南得到妥善安置,既能收攏軍心,又能使發行的餉田票、功田票更有說服力;最後一點,軍人家眷在安南安置得越多,朱永興對軍隊就越有影響力和號召力。換句不好聽的話,那些家眷就類似於人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