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對自己卻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
且不說文武白官難以接受一個異族女子成為正妃,就是天下的漢人百姓也不會認同。說什麼各個民族都是華夏一分子,都應該平等相待,顯然在這個時代是沒有什麼說服力的。
“卿不負我,我亦不負卿。”朱永興喃喃地低語著,儘管象是自欺欺人的安慰,但他心裡還是決定在感情上,以及其他方面來好好補償夢珠。
………………
只在申淵停留了一天,朱永興便又帶著人馬上路了。兩日後,一行人等便趕到了沙壩。
沙壩距離老街和滇省的河口很近,但卻沒有老街那樣的人員繁雜,也沒有河口土司管轄的麻煩。再經過甄選遷移之後,居住在沙壩的差不多都是明軍眷屬以及原滇省之漢民。在此建立軍工基地,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刺探。並保守機密。
而且,沙壩地處黃連山山谷之中,地勢高,氣候清涼。周圍層巒疊嶂,風景如畫。山中有銀瀑、藤橋、雲山,風洞、天門、水宮洞等景點。在後世,那裡可是著名的內陸避暑勝地,與大嚦、三島山齊名。
當然,此時的沙壩還遠沒有開發,充斥著自然和傳統的人文生態。山谷深處,便是朱永興此行的目的地——軍工廠。
作為穿越者的習慣性思維,朱永興總是希望能在武器裝備上有所突破,使得戰爭能夠儘可能地按照自己的設想進行。說白了。也就是投機取巧。
當然。時間和技術是最大的障礙。這使得朱永興只能從最簡單易造,最可能裝備部隊併發揮作用的武器入手。重點督促兩個專案的進展,一個是青銅臼炮。一個便是拉髮式的地雷、手榴彈。
鐵炮、鋼炮固然是發展方向,但要冶煉出硬度韌性都符合要求的鋼鐵,就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炒鋼法?高爐鍊鋼?頂吹轉爐?算了,這些不太靠譜的想法先束之高閣,還沒有那麼多的閒時間來搞這些。
而青銅則不同,冶煉鑄造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不論是炮身厚度或者口徑尺寸,都能按照一定的規格來製造。而且,因為鑄造較為簡單,還能大量生產。
比如朱永興畫圖設計的仿美國內戰時的m1852式臼炮,看起來就象個舂米的石臼,口徑為半尺,約合一百五十五毫米,炮管的長度卻只有區區兩尺。從原理上講,就是轟天炮的改進版。但是,因為有厚實的炮膛,可以使其能夠承受更大量裝藥的爆炸力而不會破裂。
如果不算底部厚松木板做成的基座的話,這種被命名為“天威炮”的青銅臼炮的重量只有八十公斤左右。因為結構極其簡單、重量也較輕的緣故,算是一種容易部署和移動的武器,而且製造成本相當之低。只不過,天威炮對炮手的射擊技術要求比較高,算是一個小缺點吧!
天威炮可以在二十度到七十度之間的任意角度開火,不過最適合被用來進行大角度射擊。也正因為其特殊的彈道特性,使得其無法象野戰炮那樣發射實心彈,而是隻能發射榴彈或燃燒彈之類用來造成殺傷的彈藥。它可以裝填球形外殼的炮彈,依靠重達五斤的黑火藥發射藥,在射擊角度為四十五度的時候,可以將炮彈發射到遠達一千米外的地方。
安南大戰剛結束,炮兵隊長錢邦宸便帶著一些骨幹炮兵離開了安沛,這些日子一直在沙壩研究試驗這種新式的火炮。現在,他們已經能比較熟練地進行操作,展示給朱永興看。
炮手們一絲不苟地檢查著火炮,先是用一根金屬針檢查位於炮管尾部的火門是否暢通,然後將火炮的炮管調整到位,用木楔對炮管加以固定。接著,他們又將用麻布包裝好的發射火藥裝入炮管內,再用一根圓形木塊安裝上長手柄做成的推杆將藥包略微壓實。
這些工作完成後,炮手又對引信外觀進行了一番檢查,確認沒有任何損壞後,將引信小心地插入炮彈中。這種木質的延時引信事實上就是一根削成圓錐形的木塊,中間鑽通之後在孔內充填了緩燃火藥,結構可謂是簡陋到不能再簡陋的地步。
接著,兩個炮手把安裝完引信的炮彈用一個類似火鉗的“彈鉤”鉤住炮彈上靠近引信室的凹坑,慢慢的將炮彈裝入了炮管之內。這樣做的原因是那種簡陋到極點的原始延時引信,是要依靠火炮發射時發射藥燃燒產生的高溫火藥氣體點燃引信內裝填的緩燃火藥才能工作的。為了避免高壓的火藥氣體直接沿著引信中間的孔吹入彈體內部引燃裝藥導致炸膛,因此在裝填炮彈時必須保證引信指向炮口方向。
全部的裝填工作完成後,炮手們再次檢查了一番火炮,然後用一根長錐子從火門刺入,捅破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