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渡河,渡河(1 / 2)

小說:逆流伐清 作者:樣樣稀鬆

一個人的成長,或者說康熙成長為一個生殺予奪的帝王,總需要一個過程。雖然有所觸動,但並不意味著他悲天憫人,而是他在考慮如何保住自己的權勢,坐穩自己的龍椅。

從外而言,明軍在反攻倒算,各地民情洶洶,漢人復仇的心理已經被煽惑起來,別說半壁江山,就是這京師,亦不知能待多久。

在內呢,康熙不過十一二歲,權力都掌握在四大輔政手中。特別是鰲拜,得遏必隆之附,權勢已經在年老體弱的索尼之上,更不要說人單勢孤的蘇克薩哈了。

如果說形勢平平穩穩,康熙在宮中做個小兒皇帝倒也沒什麼,反正這是他愛新覺羅氏的天下,等到年歲夠了,親政便能重掌權柄。可偏偏這天下風雨飄搖,每況愈下,便由不得小康熙不生出埋怨和鬱悶之心。

與所有的皇帝差不多,康熙雖小,但也是受的帝王教育,也有自己的雄心壯志,也有帝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群臣無能,只有自己才是最厲害的。

“皇上,天涼了,還是進殿歇息吧!”蘇麻喇姑走過來細語勸說。

雖然出身於貧苦的蒙古家庭,但蘇麻喇姑是孝莊的侍女,當年隨孝莊陪嫁進入滿清宮廷,通曉蒙滿文字,既得孝莊信任,又算是康熙的啟蒙老師。依著這樣的身份,在旁人不敢上前觸怒時,往往都是她來排解小康熙的情緒。

康熙輕輕嘆了口氣,由蘇麻喇姑陪著,回到了殿裡,坐在御座上,依舊是愁眉不展。

“皇上不必憂慮,動亂亦不過一時,大清的天下還是穩穩當當的。”蘇麻喇姑違心地勸解道:“八旗騎射無敵,北方正是施展之地,偽明之軍缺乏騎兵,豈是八旗之敵?”

康熙擺了擺手,將左右揮退,才苦笑道:“曼姐不用寬慰朕,現下的形勢不同於當年偽王定國等禍亂湘粵,亦不同於鄭逆圍攻南京。山東已近畿輔,人心之亂已遍於北地,連蒙古諸部皆欲觀望退縮。至於騎射無敵,嗯,偽明軍隊火器犀利,亦難抵擋。”

“人心之亂未必不可收拾,火器犀利嘛,我軍亦可多加裝備。”蘇麻喇姑說道:“偽明最易從內部生亂,豈知不會重蹈三王內訌之局?”

“偽帝昭武非是弘光、永曆之輩可比啊!”康熙慨嘆道:“其大位已正,何人可與之爭?至於收拾人心,恐怕為時已晚。圈地、投充、逃人、屠城等等,漢人其恨極深,這皆是短視所致。尤其是鰲拜,獨攬大權,歧視漢官,掀起換地之爭,又不理民之疾苦,加徵賦稅,可謂是國賊也!”

蘇麻喇姑悚然一驚,雖然鰲拜專權,但其黨羽甚多,而且此時萬萬不是掀起內亂的時候。

“皇上,鰲拜從龍入關,功勞卓著,縱有失策,謂之國賊亦不妥當。”蘇麻喇姑警惕地四下看了看,聲音低了下去。

“自古權臣,哪個沒有功勞?亂國之臣,非國賊而何?殘民利己,非民賊而何!”康熙有些激動,聲音比剛才還要高一些,“北京城裡乞丐成群,城外卻是千里沃野成了狐兔之鄉!弄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還指望著漢人百姓擁戴嗎?如今偽帝昭武正是抓住朝廷失政之痛腳大加伐撻,以致叛亂蜂起,難遏其勢。”

蘇麻喇姑張了張嘴,沒有吭聲,其實心中倒是不以為然。圈地、投充、逃人等弊政又不是鰲拜所定,從滿清入關到永曆君臣逃避緬甸,還不是要統一天下的勢頭。只不過偽帝昭武得天之幸,翻雲覆雨,將形勢扭轉過來,使漢人有了希望,生起了反抗之心,便把這弊政都算到鰲拜頭上,實在是說不上公允。

“若是朕親政,絕不會搞成這樣。”果然,康熙雖小,自戀卻很嚴重。

“那是自然。”蘇麻喇姑陪著笑說道:“皇上是真龍天子,也只有您能鎮得住。”

康熙微微笑了笑,又嚴肅起來,說道:“禁旅八旗不能輕動,因為朕在京師,若朕御駕親征,曼姐你看如何?”

“皇上萬萬不可。”蘇麻喇姑吃了一驚,趕忙說道:“京師重地,萬歲切不可遠離。主上輕出,萬一稍有失利,反而——”

“朕寧為戰死皇帝,不為怯懦之主!”康熙霍然站起,不悅地打斷了蘇麻喇姑,邁步就往外走,“朕去求太皇太后,她必然會答允的。”

……………

不管康小三如何認為是臣下無能,如何認為自己是真命天子,如何認為自己英明神武,戰局的變化卻是不斷地嚮明軍傾斜。

翼國公馬自德率領的破朔軍雖然未能一舉攻克沂州(臨沂),但卻對退過黃河的江淮清軍構成了側翼威脅,與佔領濟南的剿朔軍,以及要北渡黃河的徵朔、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