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白銀,中國有絲綢、茶葉和瓷器等貨物。而荷蘭等殖民國家在遠東做生意的手法便是四處拿貨去換日本的白銀,再拿白銀去換貨物,賣回給日本賺一筆。
這種做生意的手法叫做“內海貿易”,做這種貿易的人稱為rytrader,他們把中國海(臺日中這一圈)稱為“遠東湖”。當然,如果有這麼好的貿易機會,那為什麼臺日中不自己做生意,反而要讓荷蘭人來做呢?
主要原因就是17世紀上半葉的中日都在鎖國狀態,政府明令片板不準下海,雖然仍有民間的走私,或開放幾個小港口對外做小額貿易,但供貨量是遠遠不夠的。
而臺灣的地理位置,對荷蘭人是個良好的戰略點:一可當作儲存貨物的倉庫;二可當作船隊的補給與休息站;三是北上日本、西向福建、南向呂宋、往馬六甲海峽、印度尼西亞群島的地理中心;四還可用鹿皮、糖換到日本的銀子。這是荷蘭在遠東的貿易佈局。
這種“內海貿易”最興旺的時期是在1641~1654年間,平均有二十六艘船在遠東海域內東買西賣,單是臺灣與日本間的航線,每年有九艘專用船南來北往。在這鼎盛的十年間,對日貿易的利潤平均有100%。從臺灣運糖賣給日本的利潤約25%,賣給波斯的利潤約96%。
但到了1654年之後,荷蘭在遠東的貿易就走了下坡路。關鍵便是中國的生絲市場,被孟加拉用低價搶走了。要知道,荷蘭賣到日本的商品總價值。約有一半以上是生絲和絲綢。孟加拉的生絲暴跌,中國的生絲暴漲,市場優勢完全顛倒過來。
更糟的是,遠東航線的利潤竟然減到30%左右。對荷蘭來說,如果利潤低於60%。就不值得出海做這筆生意。接下來就是可以預見的惡性迴圈:遠東航線的船先是減為十三艘,到了1660年代末期,只剩下了四艘。任何人都明白,荷蘭在遠東的生意快終結了。
給了荷蘭最終一擊的是滿清實行的“沿海遷界”,來自中國的貨源一下子被切斷了,連走私都變得不可能。
歷史上。荷蘭在與清廷接觸失敗後,很快便做出了決定:不再派船到中國海,而是讓中國商船進入巴達維亞。這樣就不必再派船出海,而能得到所需的各種貨物,可以省去船隻、水手的沉重成本。到了十七世紀末。荷蘭終於完全放棄了遠東,退守印度尼西亞群島。這個廣大的海域從此拱手讓給乘虛而入的英國人,做起鴉片和茶葉的生意。
一部政治史,從某些方面來看,其實也是經濟史。特別是西方的殖民者,往往以經商賺錢為主旨,從商業的觀點評估,來決定政治決策。以及戰爭規模。
鄭成功打敗了侵佔臺灣的荷蘭人,是民族英雄,這一點不必爭論。但荷蘭從商業角度和軍事評估上。認為這個島已不值得投入大規模軍隊,不值得在臺灣大打一場,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對於荷蘭這個買進賣出、投機倒把的商人來說,遠東貿易已經不值得去做。但對朱永興來講,卻不是這樣。因為光復了大江以南後,海貿商品的貨源得到了保證。成本大大降低。甩開荷蘭、鄭氏這樣的中間商,又離倭國比較近。直銷的利潤卻是相當可觀的。
當然,對倭貿易只是籌集資金的一個渠道。還有對絲綢、茶葉、食糖、棉紡品等需求相當旺盛的歐洲。
英國和法國都想爭搶出口貨物的份額,從而成為中國的最大貿易伙伴,便要與控制馬六甲海峽的荷蘭打交道。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英荷本來便是敵人,而荷蘭又將是中國以後的敵人。所以,佈局從現在開始,便已經在進行了。
這個時候沒有人能知道朱永興內心的真實想法,也不可能理解他要在亞洲大展拳腳,將西方殖民者趕跑,從而獨霸亞洲。
北伐,北伐!這是軍隊的主基調,必須要保持這種雄心大志,才不會使刀劍生鏽。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是對全民的號召,絕不能讓安定的生活消磨了意志,滿足於現在。
一般說來,被統稱為人民的群體的要求並不過分。安定、平和,能用自己的勞動換來衣食無憂的生活,這是最基本的要求。當然,如果條件允許,他們會希望吃得好一點,住得舒服一些。
也就是說,人的要求會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而降低或提高。在戰亂時期,希望能夠不餓死,希望能夠活下來。對,就是這麼一點點能夠生存下去的要求。
所謂的小亂小治,大亂大治,其實便是人民群眾厭倦了戰亂,渴望過上安定生活的心理反映。至於是誰統治,是不是作二等公民,乃至生活苦一些,哪怕餓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