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遼東攻略(3 / 4)

小說:逆流伐清 作者:樣樣稀鬆

方,人們習慣叫做“關東”。山海關以東包括現今遼寧省大部,又稱遼東。山海關的位置,恰好處於遼西走廊西端的咽喉之地,像一把大鎖,牢牢鎖住從東北進入華北的陸上通道。古人稱頌: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

1442年,明王朝又下令修築邊牆,鞏固遼西走廊安全,保衛明朝在遼東的統治地位。修築邊牆之後,東北各地經朝陽入中原的古道再不能隨意通行。遼西走廊作用凸顯。

如果能切斷遼西走廊,雖然清廷還能從京師以北的邊牆,穿越燕山險要,從內蒙古繞回遼東,但拖家帶口、輜重極多,要花上多少時間?而且從京師敗退。意味著滿清已經窮途末路,那些表面恭順的蒙古部落會放這些大肥羊安然返回?起碼察哈爾部便會象惡狼一樣撲上去,以雪當年之恥。

“廣寧中前所(綏中前所)、廣寧前屯衛(綏中前衛)、廣寧中後所(綏中)、寧遠中右所(興城沙後所)、寧遠衛(興城)、連山驛(連山)、寧遠中左所(連山塔山)、杏山驛(錦縣杏山)、廣寧中屯所(錦縣松山)、廣寧中左屯衛(錦州)……”吳三桂的手指在背山面海的遼西走廊上慢慢劃過,唸叨著一個個地名。

這裡背山面海,丘陵起伏。形勢險要,是溝通關內外的重要通道,歷來為兵家征戰必經之地。明清在此爭奪征戰經年,可以說是染滿了鮮血。

雖然朱永興給了吳三桂這個於遼東灣登陸進攻的研究課題,其實更多的是讓他能夠在廣州打發時間。

由遼東灣登陸早有定計,葫蘆島、錦州灣,或者由盤錦、營口直接溯遼河而進遼東。別的不說,朱永興可是知道遼瀋戰役的。*便是由葫蘆島登陸增援錦州的。因為現在的戰船吃水較淺,明軍更能直接進入錦州灣,連塔山都能繞過。由打漁山島等岸邊防線直逼錦州。

一陣笑語打斷了吳三桂的冥思苦想,他有些不悅地抬頭望去,透過玻璃窗,他看見夫人牽著孫子吳世霖正走過來,身後是兒子吳應熊和兒媳建寧誥命。

正如朱永興所說,給吳三桂安排的府邸曾是清朝兩廣總督的宅院。說不上富麗堂皇,可在廣州城內也算數得上號的。說到別緻。自然是用了一些新材料,比如剛在廣州富豪家中流行起來的玻璃格窗。帶大鏡子的梳妝檯等等。

唉,女人哪!能和兒孫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快樂。吳三桂無奈地嘆了口氣,將未寫完的遼東攻略合起,放到了一邊。

“王爺,到了廣州也不見你出去轉轉?有很多新奇可看呢!”張夫人走進屋,笑得暢快,說道:“今天王妃請去聽戲,那戲唱得真不錯,是從江浙來的班子呢!”

什麼王妃,一個侍妾而已。吳三桂腹誹著,臉上卻擠出笑容,說道:“你們開心就好,孤不是有公務嘛,殿下鄭重交代的,哪能馬虎對待?”

吳應熊和建寧進屋施禮,吳三桂點了點頭,笑著抱起孫子吳世霖,坐在椅中逗弄了片刻才交還給夫人。又說了會兒閒話,張夫人便起身和建寧、孫子去後宅,吳應熊則被吳三桂叫住。

被綁架投誠之後,吳應熊到情報局當了個小官兒,工作也不忙,不累,就是把京師中的一些情況編輯匯總。比如他所知道的京師中官員中的脾氣稟性,弱點優點等等資料。

當然,出於葉虎的授意,吳應熊也能接觸到一些較機密的情報,並帶給吳三桂以作參考。這是不怕他漏密的,反倒是一種無形的震懾。透過他,也能讓吳三桂知道情報局的龐大和無孔不入,使其息了異心。

“父王,清廷正擬議調動山海關和宣府的兵馬。”吳應熊待吳三桂坐下,才開口說道:“蒙古諸部只有科爾沁和喀爾喀出兵,其餘則或延宕,或輸馬匹,私下言北兵不習南戰,勿折損人馬。”

吳三桂心中暗驚,情報局已經滲透進了蒙古諸部,於其動向言語盡皆掌握,看來有些蒙古諸部的高層很可能與明廷有勾結啊!

“父王,清廷怕是在南方支撐不下去了。”吳應熊繼續說道:“孩兒在海上見識過明軍的水師,巨艘如樓,桅檣如林,實在不可敵也。有此水師,整個沿海由江浙至遼東,都將受到威脅。不斷調兵南下,空耗實力,且令北地空虛,愚者之見。”

“嗯,吾兒的判斷不錯。”吳三桂讚賞地點了點頭,說道:“雖然如此,清廷卻騎虎難下,不得不與明軍在南方爭奪,起碼不能示弱。否則,人心更變,連北地恐怕亦不安穩了。”

“如此耗下去,正中岷殿下的計謀。”吳應熊冷笑了一聲,說道:“現在便是為將為北伐打基礎,清廷不會看不出來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